[发明专利]一种电芯自动加工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2373.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8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政;郭波红;周俊雄;杜义贤;钟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6/00;H01M2/26;H01M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057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 自动加工 裁切设备 测试设备 焊接设备 贴胶设备 裁切 极耳 贴胶 焊接 电芯短路 生产效率 占用空间 良品率 连贯 生产成本 测试 传输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自动加工生产线,其包括依序排成线性并且相互连接的裁切设备、焊接设备、贴胶设备和尺寸测试设备,裁切设备对电芯的极耳进行裁切,焊接设备对经过裁切的电芯的极耳进行焊接,贴胶设备对完成焊接的电芯进行贴胶,尺寸测试设备测试完成贴胶的电芯的尺寸,本发明的电芯自动加工生产线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能有序地传输电芯,顺序地对电芯进行连贯的加工,进而使本发明的电芯自动加工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良品率与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得到提高,生产成本以及电芯短路风险得以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芯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自动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电芯的生产加工工序中,位于生产后段工序的电芯半成品是带电的,在生产过程中,电芯的正负极耳存在短接的风险,故在生产加工电芯的后段工序中,一般采用人工操作零散的加工设备进行加工作业,甚至纯手工作业。然,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加工电芯虽能避免出现电芯短路的问题,却不可避免地产生生产效率低、良品率低、产品质量无法统一以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并且加工设备分散,占用空间大,加工也不连贯,导致生产率进一步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芯自动加工生产线,以解决现有的电芯生产后段工序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良品率低、产品质量无法统一、生产作业空间大、生产成本高以及电芯易出现短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自动加工生产线,其包括依序排成线并且相互连接的裁切设备、焊接设备、贴胶设备和尺寸测试设备,裁切设备对电芯的极耳进行裁切,焊接设备对经过裁切的电芯的极耳进行焊接,贴胶设备对完成焊接的电芯进行贴胶,尺寸测试设备测试完成贴胶的电芯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输送机构,输送机构顺序连接裁切设备、焊接设备、贴胶设备与尺寸测试设备,以传输电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排料机构,排料机构用于排出裁切设备、所述焊接设备、贴胶设备与尺寸测试设备所加工的电芯中的不良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储料上料设备,储料上料设备与裁切设备衔接,并且移动电芯至裁切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裁切设备包括顺序设置的第一定位机构、保护套摘除及极耳预整形机构、OCV测试机构、极耳剪切机构、极耳整形机构与整形检测机构,第一定位机构、保护套摘除及极耳预整形机构、OCV测试机构、极耳剪切机构、极耳整形机构与整形检测机构依序对电芯进行定位、保护套摘除与极耳预整形、电压测试、极耳剪切、极耳整形以及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焊接设备包括顺序设置的第二定位机构、装PCM板机构与焊接机构,第二定位机构、装PCM板机构与焊接机构依序对电芯进行定位、将电芯与PCM板对位以及述电芯的极耳与PCM板焊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焊接设备还包括线性排列的焊印拍打机构与焊点检测机构,焊印拍打机构与焊点检测机构先后对完成焊接的电芯进行焊点拍打与焊点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贴胶设备包括顺序设置的第三定位机构、贴胶机构、两侧包胶机构、尾部包胶机构与上表面包胶机构,第三定位机构、贴胶机构、两侧包胶机构、尾部包胶机构与上表面包胶机构依序对电芯进行定位、贴胶与包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贴胶设备还包括进胶机构,进胶机构与贴胶机构衔接,贴胶机构在对电芯进行贴胶之前,进胶机构先设置胶纸,贴胶机构再将电芯放置于胶纸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尺寸测试设备包括线性排列的厚度测试机构、宽度测试机构与长度测试机构,厚度测试机构、宽度测试机构与长度测试机构分别对电芯进行厚度、宽度与长度的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23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电池气袋的打开机构及打开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特种电池片全自动垒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