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桌面机器人回充装置及回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53914.1 | 申请日: | 201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7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许登科;肖刚军;赵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一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3/22;H01R13/62;H01R13/66;H01R24/00;H04L1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式 桌面 导电柱 磁极 微型机器人 电源单元 充电座 磁吸 机器人 绝缘漆包线圈 无线通信单元 充电触点 输出电流控制 磁化 充电输出端 电源输出端 一端连接 对接面 体表面 插设 解析 推开 吸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桌面机器人回充装置及回充方法,该桌面机器人回充装置包括磁吸对接式充电座和桌面微型机器人上设有的磁极充电触点;该磁吸对接式充电座包括无线通信单元和电源单元;磁吸对接式充电座还包括U形铁体和至少两个对接式导电柱,U形铁体表面绕有绝缘漆包线圈,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与绝缘漆包线圈连接;对接式导电柱分别插设于U形铁体的两端;对接式导电柱的一端连接电源单元的充电输出端,对接式导电柱的另一端作为桌面微型机器人的磁极充电触点的对接面,用于根据无线通信单元解析的回充信号,输出电流控制U形铁体的磁化,实现U形铁体两端的磁极吸引或推开桌面微型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回座充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桌面机器人回充装置及一种回充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微型桌面机器人的回充模式是智能微型桌面机器人持续工作的重要保证,桌面机器人回充座的识别和对位范围十分小,桌面机器人只有在回充座所处位置很小范围内才能完成识别和对位,最终完成回充工作。其中,桌面机器人切换到回充模式时,由于桌面机器人的小型化机体内配置有复杂的触点对接口,所以,桌面机器人在自动回充对接的过程中,现有技术下难以控制小型化和微型化的充电触点实现准确稳定地对接和分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桌面机器人回充装置,该桌面机器人回充装置包括磁吸对接式充电座和桌面微型机器人上设有的磁极充电触点;磁吸对接式充电座包括电源输出端和U形铁体,U形铁体表面绕有绝缘漆包线圈,电源输出端与绝缘漆包线圈的两端连接;其中,在回充模式下,U形铁体借助通电的绝缘漆包线圈构成磁力线朝向桌面微型机器人的磁极充电触点的U形磁路。该技术方案中,机器人和底座的对接装置采用可转换磁极的磁极对接装置,增强回充对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微型化的机器人依靠磁力简便、稳定地连接和分离充电座。
进一步地,所述磁吸对接式充电座包括存在电性连接的无线通信单元和电源单元,无线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桌面微型机器人发出的回充信号,改变所述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流方向,其中,电源单元包括所述电源输出端。通过无线指令控制改变所述绝缘漆包线圈的通电电流方向,以实现根据回充需求改变转换磁极,降低对接装置的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磁吸对接式充电座包括对接式导电柱,所述电源单元包括充电输出端;对接式导电柱分别插设于所述U形铁体的两端;对接式导电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单元的充电输出端,对接式导电柱的另一端作为桌面微型机器人的磁极充电触点的对接面,用于根据无线通信单元解析的回充信号,输出电流控制U形铁体的磁化,通过在U形铁体的两端插设导电柱来配合磁性吸附力,从而完成桌面微型机器人的充电,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磁性元件与对接导电端子分离开,降低对导电端子材料的要求,以实现各种规格的导电端都能插设于所述U形铁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漆包线圈内流通的电流方向是可控的,使得所述磁吸对接式充电座的U形铁体两端的磁极是可改变的,简化现有回充系统的结构特征,降低装置的成本。
进一步地,在所述回充模式下,所述磁极充电触点的磁极与所述U形铁体中存在对接关系的一端的磁极是相反,在所述U形铁体中,该端插设的所述对接式导电柱的所述对接面在异性磁极作用力下完成与所述磁极充电触点对接充电。
进一步地,在所述桌面微型机器人不需要回充的情况下,所述磁极充电触点的磁极与所述U形铁体中存在对接关系的一端的磁极是相同,在所述U形铁体中,该端插设的所述对接式导电柱的所述对接面在同性磁极作用力下断开与所述磁极充电触点的对接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式导电柱是金属导电材料,所述对接式导电柱的表面包裹绝缘漆包,从而与所述U形铁体隔绝开,避免所述电源单元的充电输出端的电流损耗过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一微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一微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3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新机制
- 下一篇:一种充电机组合安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