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门声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58760.5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6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炎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安路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26;G10L15/28;E05F15/60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大观新塘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声控 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声控电路,包括:声音录入模块、音频滤波模块、语音处理及识别模块、MCU控制模块、尾门状态检测电路模块和尾门开关控制模块;声音录入模块、音频滤波模块、语音处理及识别模块、MCU控制模块依次电性连接;MCU控制模块分别与尾门状态检测电路模块、尾门开关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本发明又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声控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录入语音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及数模转换从而生成音频数据;对音频数据进行识别与分析;根据需要处理的语音指令以及尾门的开关信息控制尾门的开与关。本发明通过语音口令直接打开或关闭汽车的电动尾门,提高了车尾门语音控制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尾门声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SUV的流行,SUV的车身比较高,并且尾门直接往上开,开启之后,有的高度都超过1.8米,身高比较矮或女性车主,会出现手举起来都够不到尾门开关的情况,往往有些人要跳起来才能按到关门开关,这样费力又不安全。特别是如果手上搬了有东西,开关门就更加麻烦。
专利号为201510133382.X的专利申请文本公开了一种汽车门窗的语音控制方法,包括:待机步骤,包括:蓝牙单元对接收到的蓝牙信号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蓝牙单元输出激活信号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语音控制单元;语音判断步骤,包括:语音控制单元进入语音监听模式,等待语音输入设备的输入语音信号,当语音控制单元接收到语音输入设备的输入语音信号,则语音控制单元判断所述输入语音信号是否为有效的语音指令,如果是有效的语音指令,则执行动作执行步骤;动作执行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语音指令对相应的车门或者相应的车窗执行相应的动作。该申请的技术方案缺乏与车门等汽车硬件信号进行合理的安全联动,而且语音的识别率及准确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汽车尾门声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从而确保车辆不会在正常使用行驶过程中或临时停车时被外面的语音触发而误开门,确保在获得合法的钥匙信号前提下才对语音进行识别并且接收开门的信号,实现精准的安全的汽车尾门声音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尾门声控电路包括:声音录入模块、音频滤波模块、语音处理及识别模块、MCU控制模块、尾门状态检测电路模块和尾门开关控制模块;所述声音录入模块、音频滤波模块、语音处理及识别模块、MCU控制模块依次进行电性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分别与尾门状态检测电路模块、尾门开关控制模块进行电性连接;
所述声音录入模块,用于录入语音信号;
所述音频滤波及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声音录入模块的语音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及对滤波后的语音信号进行数模转换从而生成音频数据,并将所述音频数据传送给所述语音处理及识别模块;
所述语音处理及识别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识别与分析,从而判断当前的语音信号是否为需要处理的语音指令,并将需要处理的语音指令传送至所述MCU控制模块;
所述尾门状态检测电路模块,用于检测尾门开关状态,并将尾门的开关信息传送给所述MCU控制模块;
所述MCU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语音指令以及尾门的开关信息,通过所述尾门开关控制模块控制尾门的开与关;
所述尾门开关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尾门的开与关。
进一步地,所述MCU控制模块采用ARM+DSP双核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语音处理及识别模块采用ARM+DSP双核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MCU控制模块还用于DSP初始化、电源管理。
一种汽车尾门声控电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汽车尾门声控电路,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安路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安路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587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