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1873.0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8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万德成;金明;潘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28 | 分类号: | C08J9/28;C08J9/40;C08J3/24;C08L79/02;C08L1/04;C08K3/36;B01J2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羧酸 多孔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刚性颗粒分散于聚乙撑亚胺的水溶液内,并调节pH值为10.5-12.5,搅拌下加入油相,得到水包油型乳液;
(2)、在所述水包油型乳液内加入交联剂进行交联,脱油脱水,并干燥得到多孔材料;将所述多孔材料加入含卤代乙酸的水溶液内进行反应,得到所述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刚性颗粒选自水分散性物质;和/或,
步骤(1)中,所述刚性颗粒选自微晶纤维素、二氧化硅、二氧化钛、膨润土、高岭土、四甲基铵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和碳酸钙中的一种以上;和/或,
步骤(1)中,所述刚性颗粒的粒径为30nm-300μm;和/或,
步骤(1)中,所述刚性颗粒的用量为所述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干重的10-6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乙撑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2×103-7×104;和/或,
步骤(1)中,所述聚乙撑亚胺选自支化聚乙撑亚胺和线性聚乙撑亚胺中的一种以上;和/或,
步骤(1)中,所述聚乙撑亚胺在聚乙撑亚胺的水溶液中的浓度为0.01-0.35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油相选自烷烃和石油醚中的一种以上;和/或,
步骤(1)中,所述水包油型乳液选自水包油型中乳液或水包油型浓乳液;和/或,
步骤(1)中,所述油相的体积占所述水包油型乳液总体积的38-90%;和/或,
步骤(2)中,所述交联剂选自水溶性的二甘油醚封端化合物;和/或,
步骤(2)中,所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甘油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交联的过程包括:在所述水包油型乳液内加入交联剂后继续搅拌1-3min,在0-90℃下静置固化6-48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干燥的过程包括:利用乙醇进行索氏提取后真空干燥,或向进行交联后的体系内加入环己烷进行共沸脱水,之后进行蒸馏脱油,再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多孔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过程为:将所述多孔材料投入卤代乙酸的水溶液内,并调节pH值为7-10,在70-80℃下加热8-32h,分离、洗涤,得到所述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所述调节pH值为7-10的过程为:加入pH值为7-9的缓冲溶液,或通过不断补加碳酸钠溶液、稀氢氧化钠溶液使该体系的pH值保持在7-10之间。
8.一种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9.一种如权利要求8 所述的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用于液体体系中阴离子有机化合物的吸附、阳离子有机化合物的吸附或金属阳离子的吸附;和/或,
所述液体体系选自水相或油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8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