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1873.0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8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万德成;金明;潘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28 | 分类号: | C08J9/28;C08J9/40;C08J3/24;C08L79/02;C08L1/04;C08K3/36;B01J2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羧酸 多孔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为将刚性颗粒分散于聚乙撑亚胺的水溶液内,并调节pH值,搅拌下加入油相,得到水包油型乳液;在水包油型乳液内加入交联剂进行交联,脱油脱水,并干燥得到多孔材料;将多孔材料加入含卤代乙酸的水溶液内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该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pH值进行再生,一般对有机阴离子低pH值下吸附而高pH值下脱附;对有机阳离子高pH值下吸附而低pH值下脱附;吸附金属离子则在中性附近进行,可在pH=1‑3条件下再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具有尺寸大、机械强度较高、易再生和易分离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环保和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环境处理和分离净化的吸附剂还有许多不足。例如,有的吸附剂尺寸太小,很难方便地从吸附体系中分离出来;有的吸附剂很难再生,比如吸附大尺寸直接染料后,由于染料和吸附剂间存在很强的不可逆范德华互补作用,很难脱附。此外,再生和重复利用,操作方便性等都对吸附剂提出了很高要求。
大孔多孔材料的制备一般都面临两个挑战:低力学强度和表面难功能化。通过油包水浓乳液能方便地制备通孔材料,但所得的材料通常像粉笔一样,很易脆断成粉,形成二次污染。对其进行力学增强常常是高成本活动。表面官能团的精细设计也是重要挑战,它直接决定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吸附强度与效率。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不足是普遍性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很多尝试,例如使用特定单体;使用亲油性刚性颗粒作为添加剂;调控交联均匀度等。目前通用性高和成本可接受的方案仍然非常缺乏。采用水包油性浓乳液体系制备多孔材料也有尝试。许多商业化的增强微粒具有水分散性,可以直接用到水包油性浓乳液中,从而改善材料的力学强度。但是水包油浓乳液法形成的多孔材料表面一般亲油,很难用到水性系统如水处理、水性体系等中,低成本和易操作性是吸附剂获得实际应用的重要前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制备上述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的用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刚性颗粒分散于聚乙撑亚胺的水溶液内,并调节pH值为10.5-12.5,搅拌下加入油相,得到水包油型乳液;
(2)、在水包油型乳液内加入交联剂进行交联,脱油脱水,并干燥得到多孔材料;将多孔材料加入含卤代乙酸的水溶液内在pH>7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反应,使残留活泼氨基转化为氨基多羧酸,得到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
进一步地,步骤(1)中,刚性颗粒选自水分散性物质。
进一步地,步骤(1)中,刚性颗粒选自微晶纤维素、二氧化硅、二氧化钛、膨润土、高岭土、四甲基铵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和碳酸钙中的一种以上。
进一步地,步骤(1)中,刚性颗粒的粒径为30nm-300μm。
进一步地,步骤(1)中,刚性颗粒的用量为氨基多羧酸多孔材料干重的10-60wt%。
进一步地,步骤(1)中,聚乙撑亚胺的数均分子量Mn为2×103-7×104。
进一步地,步骤(1)中,聚乙撑亚胺选自支化聚乙撑亚胺和线性聚乙撑亚胺中的一种以上。
进一步地,步骤(1)中,聚乙撑亚胺在聚乙撑亚胺的水溶液中的浓度为0.01-0.35g/mL。
进一步地,步骤(1)中,油相选自烷烃和石油醚中的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1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