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提高绿茶香气的茶青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2795.6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7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汤艺鹏;汤盛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方县华汉茶叶庄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地址: | 41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青 鲜叶 香气 预处理 不饱和脂肪酸 光氧化作用 增香 绿茶 细菌 蛋白酶 半纤维素酶 紫外灯照射 高温加热 高温蒸汽 绿茶加工 鲜叶采摘 纤维素酶 照射处理 代谢物 代谢液 果胶酶 生物酶 益生菌 粘性物 胶黏 摊晾 团状 萎凋 叶块 叶球 加热 发酵 杀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提高绿茶香气的茶青预处理方法,涉及绿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鲜叶采摘、B:拣尖、C:摊晾、D:萎调、E:发酵和F:照射处理。本发明通过喷加的益生菌代谢液中果胶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生物酶的作用,可显著减少茶青加热的过程中产生的粘性物,防止团状胶黏叶球或叶块的形成;本发明通过采用紫外灯照射,能够有效的杀死茶青中的细菌,避免细菌产生的代谢物影响茶青的香味,而且鲜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光氧化作用形成香气,达到萎凋增香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高温蒸汽进行萎调处理,高温加热鲜叶,能够进一步促进鲜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光氧化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增香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效提高绿茶香气的茶青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保健饮料之一。同时,茶叶又是一种嗜好性饮料,其品质和价格不但与茶叶的滋味好坏有关,还与香气的高低密切相连,提高茶叶香气成分或挥发性成分含量,是提高茶叶感官品质的重要手段。
对绿茶品质的考量分为外形和内质两个方面,要求色泽、香气、滋味、外形俱佳,尤以香气为绿茶之魂。在绿茶感官评分中,香气要占绿茶的比重很大,所谓要“把春天留住”,喝绿茶要喝出“春天的气息”,可见香气对于绿茶的重要性,而绿茶在贮藏过程中易出现干茶色泽由鲜变枯、汤色逐渐加深、收敛性减弱、滋味变淡、香气降低、且产生陈味等品质变化。。
提高茶叶香气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品种改良、在高海拔地区种植茶树以及加工过程进行烘烤或酶处理等等,都具有提高茶叶香气的作用。但前两种方法只适用于新种植的茶园,不适用于对现有茶叶原料的香气提高。加工过程的烘烤虽然适用于提高现有茶叶原料的香气,但其香气成分主要是通过温度提高来增加“火香”或“高火香”,而不是通过对茶叶原料中结合态的香气成分的释放而提高香气。寻找能够直接处理茶叶原料、提高成品茶的香气的有效方法是茶叶加工行业的共同追求,和研究的目标之一。
而绿茶加工属于农产品加工范畴。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都很粗放,特别是生产量很大的绿茶加工,大多仅满足于“把茶青弄弄干,以便于储藏”的简单要求,没有认真考虑过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原料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品质,特别是香气的问题,没有做到精细化。因此,发明一种有效提高绿茶香气的茶青预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绿茶香气的茶青预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绿茶加工方法对于香气的提升没有做到精细化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有效提高绿茶香气的茶青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鲜叶采摘:以雪笋茶明前春梢为原料;每年4月上旬,当春梢长度达6cm~8cm,提手采摘;
B:拣尖:将鲜叶及时运抵加工厂摊放于竹匾中拣尖,剔除有病、虫危害斑迹叶片和新芽颜色为黄色、红色的新芽;
C:摊晾:将刚采摘的茶青均匀的铺在竹纤维网上,芽叶摊叶厚度3cm~4cm,并置于阴凉通风处摊晾,然后在茶青表面均匀的喷洒清水,摊放5~7h后用耐高温塑料薄膜将层架包起来;
D:萎调:运作锅炉,蒸汽通过输气管由进气口进入包覆耐高温塑料薄膜的层架内,萎调时间为20~30min;
E:发酵:对上述萎调后的夏季茶青进行降温后喷加米曲霉菌代谢液,然后将茶青放入自动发酵机中进行发酵处理,时间为10~20min;
F:照射处理:利用紫外灯对茶青进行辐射照射处理,照射时间为20~30min,得到预处理后的茶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方县华汉茶叶庄园有限公司,未经中方县华汉茶叶庄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2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