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先张法的预应力构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4595.4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3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宏;余珊;廖红玉;刘明周;易新虎;钟卫斌;桂祁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先张法 预应力 构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预应力工程施工领域,具体设计一种基于先张法的预应力构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混凝土构件的长度需要准备对应的预应力筋;S2、在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连接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与张拉机构连接;当混凝土构件在两个以上时,相邻预应力筋之间也通过连接装置连接;S3、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S4、在每根预应力筋上浇筑对应的混凝土构件;S5、待混凝土构件达到设计强度后放松预应力筋,再拆除所有连接装置。该方法通过连接器将多段预应力筋连接张拉,避免了多余预应力筋的产生,达到降低损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应力工程施工领域,具体设计一种基于先张法的预应力构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在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减小截面尺寸、降低钢材用量、防治构件开裂等多方面的优势,使它在桥梁、水工、建筑等工程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预制构件尺寸、形式、所用预应力钢材(如钢绞线、精轧螺纹钢、冷拉钢筋等)的多样化。
先张法是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以及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过早出现裂缝,而在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对其预先施加应力以提高构件性能的一种方法。先张法具体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值的75%,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先张法一般仅适用于生产中小型构件,在固定的预制厂生产。先张法生产构件可采用长线台座法,一般台座长度在50~150m之间,采用一根通长的预应力筋(即50~150m),首先在通长的预应力筋两端张拉,再在该预应力筋上浇筑混凝土构件,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值时放松预应力筋,最后在根据混凝土构件两端需要留出的预应力筋的长度将多余的预应力筋截掉(如图2所示)。由于每个工程需要预应力构件施工的地方很多,因此会截掉非常多的多余预应力筋,损耗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先张法的预应力构件施工方法,该方法通过连接器将多段预应力筋连接张拉,避免了多余预应力筋的产生,达到降低损耗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先张法的预应力构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S1、根据混凝土构件的长度需要准备对应的预应力筋;
S2、在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连接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与张拉机构连接;当混凝土构件在两个以上时,相邻预应力筋之间也通过连接装置连接;
S3、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
S4、在每根预应力筋上浇筑对应的混凝土构件;
S5、待混凝土构件达到设计强度后放松预应力筋,再拆除所有连接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用于与预应力筋连接的连接器,两个连接器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包括两个保持一定间距布置的中空限位钢环,两个中空限位钢环之间通过若干连接钢板焊接连接;所述中空限位钢环沿直径切割成两个半环型结构,两个半环型结构通过卡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使用时位于连接器内部的端部连接装置,所述端部连接装置包括套在预应力筋或连接筋端部的限位块,和固定在预应力筋或连接筋端头的固定件;使用时所述限位块的一端面抵在中空限位钢环的内侧端面上,所述预应力筋位于中空限位钢环内。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连接装置上还设有对中机构,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内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均为三个以上,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套管套在端部连接装置上,所述第一弹片向中部挤压限位块,所述第二弹片向中部挤压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限位钢环和限位块的接触面为相互配合的凹凸锥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4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