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活动翼面调整检测系统及调整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0249.7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7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毛绍婧;宋西民;鹿凡超;王凯;张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活动 调整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飞机活动翼面调整检测系统,包括信号调理箱、板卡插箱、综合控制计算机、程控电源、显示器及配套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调理箱后面板分布有插座阵列,通过配套线缆与各翼面作动器、舵面位置传感器、板卡插箱、综合控制计算机之间进行信号交联及适配,每个插座均设计为防差错插座并做出丝印标识,信号调理箱的前面板分布有断连块阵列,信号调理箱内部设有芯线束,将后面板的信号引入至前面板的断连块上进行故障定位及飞机活动翼面检测检测系统的计量,配套线缆连接机翼上副翼作动器、扰流板作动器、副翼位置传感器,完成副翼、扰流板、副翼位置传感器的调整与检测,配套线缆连接尾翼上升降舵作动器、方向舵作动器、升降舵位置传感器,完成升降舵、方向舵、升降舵位置传感器的调整与检测;所述的板卡插箱由激磁板、伺服放大板、信号解调板组成,激磁板向被测翼面的作动器、舵面位置传感器提供所需的激磁信号,伺服放大板将工作指令调理后驱动作动器伸缩运动,信号解调板将交流信号解调为直流信号后与指令信号综合构成闭环控制;所述的综合控制计算机运行有测试软件与显示器配套使用,并配置有远程通讯端口,测试软件包含翼面调整检测模块、舵面位置传感器检测模块、通讯模块,翼面调整检测模块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发送操作人员指令,控制活动翼面运动,并将翼面的运动状态反馈至软件界面,完成飞机活动翼面的调整检测试验工作,舵面位置传感器检测模块发送操作人员的通电指令,同时采集并显示该传感器运动时的输出信号,完成舵面位置传感器的检测试验工作,通讯模块实现飞机活动翼面调整检测系统与生产现场液压油源系统、偏角检测系统的之间的通信,便于操作人员在试验中的统筹安排与安全防护;所述的程控电源由测试软件控制开启或关闭,用于向板卡插箱各测试板卡及信号调理箱提供工作电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所述的一种飞机活动翼面调整检测系统,其特在于所述的测试软件设计有分离测试、限位防护、断电防护机制,分离测试机制在于每次仅能进行待测翼面单一作动器的测试,将待测翼面其余作动器置于阻尼随动状态,解决了活动翼面调整检测时的力纷争问题;限位防护机制是同时采集外部偏角检测系统的舵面位置参数,进行综合比较,当其中任一值到达翼面偏转极限,则发送停止指令,停止该活动翼面的运动;在活动翼面调整检测过程中若操作指令无法控制翼面停止,且翼面有继续向极限位置偏转的趋势,采用断电防护机制强制关闭电源,防止活动翼面受损。
3.一种飞机活动翼面调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飞机机翼、尾翼部装阶段装配完毕后,将配套线缆连接信号调理箱与副翼作动器、扰流板作动器、升降舵作动器、方向舵作动器、副翼位置传感器、升降舵位置传感器,将网线连接综合计算机与液压油源系统、偏角检测系统;
步骤2:将液压管路连接液压油源系统与副翼作动器、扰流板作动器、升降舵作动器、方向舵作动器;
步骤3:飞机活动翼面调整检测系统、偏角检测系统上电初始化正常,开启液压油源系统并调整至工作压力,液压油源系统、偏角检测系统与飞机活动翼面调整检测系统通讯正常;
步骤4:在测试软件上选择待检测活动翼面的单一作动器,该作动器通电,其余作动器处于阻尼状态,舵面位置传感器通电;
步骤5:发送活动翼面偏转指令,读取活动翼面作动器、舵面位置传感器工作参数状态并解析成物理量含义;
步骤6:重复步骤5,发送活动翼面不同位置的偏转指令;
步骤7:发送活动翼面中立位置指令,待翼面回中后,该作动器断电,舵面位置传感器断电;
步骤8:判断步骤5、6测试的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关闭液压油源系统、飞机活动翼面调整检测系统及偏角检测系统,重新装配调整该翼面或作动器,调整后重复步骤3、4、5、6、7、8,至步骤5、6测试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为止,若步骤5、6测试的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则进行步骤9的测试;
步骤9:选择是否继续进行待检测活动翼面的其余作动器的测试,如果继续,则重复步骤4、5、6、7、8,否则关闭液压油源系统、飞机活动翼面调整检测系统及偏角检测系统,检测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02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