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活动翼面调整检测系统及调整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0249.7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7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毛绍婧;宋西民;鹿凡超;王凯;张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活动 调整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飞机活动翼面调整检测系统及调整检测方法,包括信号调理箱、板卡插箱、综合控制计算机、程控电源、显示器及配套线缆,信号调理箱进行故障定位及飞机活动翼面检测检测系统的计量,配套线缆连接信号调理箱与机翼、尾翼上各作动器、舵面位置传感器,板卡插箱提供所需的激磁信号将工作指令调理后驱动作动器伸缩运动,综合控制计算机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发送操作人员指令,控制活动翼面运动,并将翼面的运动状态反馈至软件界面,完成副翼、扰流板、副翼位置传感器、升降舵、方向舵、升降舵位置传感器的调整与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活动翼面测试技术,具体是一种针对飞机部件装配阶段中活动翼面的调整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的活动翼面是指机翼、尾翼上可通过操纵控制的翼面,主要包括升降舵、副翼、方向舵、扰流板等,电传飞行控制系统通过操纵飞机各活动翼面的偏转实现飞机姿态、航向的控制,翼面上微小参数的变化均会对飞行姿态造成影响,因此活动翼面是关系飞机飞行安全的重要部件。
在飞机的生产阶段由于制造、装配工艺等因素会形成一定的累计误差,若未在飞机制造阶段进行活动翼面的调整检测工作,则不能保证总装阶段的通电检查结果完全符合飞机设计方案中关于翼面各项指标的技术要求。虽然某些飞机在飞控系统的设计中采用了飞机翼面自动调零机制,部装工作完成后不用调整活动翼面,在总装阶段直接通过飞控系统进行翼面自动调零以抵消部分安装误差,但若累计安装误差过大,超出翼面自动调零范围,飞控系统的自动调零机制则无法实现舵面的零位调整,也无法保证翼面能够达到的极限偏转角度。
因此,在飞机机翼、尾翼的部件装配阶段,需对活动翼面的偏转性能进行检测,测试项目包括舵面的中立位置、舵面的极限偏转角、偏转过程的均匀性,通过“性能测试—安装调整—性能测试”这一反复迭代过程,不断调整装配尺寸,减少累计误差,直至翼面偏转性能达到技术指标允许误差范围内,才可部件交付至飞机生产的下一阶段。
现有对于飞机活动翼面的调整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方法一为:在飞机机翼、尾翼的部装阶段进行活动翼面调整检测。由于部装阶段仅安装了飞机的机翼、尾翼的活动翼面、各活动翼面的作动器以及舵面位置传感器、飞控系统中相关计算机类成品未安装,无法利用电传控制模态进行活动翼面调整检测,只能将作动器处于阻尼工作模态,通过人工加载外力的方式进行舵面的偏转,该方法过多依赖人工操作经验,若操纵外力过大会造成活动翼面外表的损伤,增加飞机制造成本。方法二为:机翼、尾翼部装完成直接进入飞机总装阶段,待飞控系统成品及机载线缆全部安装完毕后,采用电传控制模态进行活动翼面调整检测,若活动翼面调整检测不合格,需返回至部装阶段重新装配后再进行总装测试,装配步骤的反攻将严重影响飞机的生产制造进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飞机活动翼面调整检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02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