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板柱结构-边柱节点抗冲切试验的试验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2679.2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4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韦锋;张俊华;王涛;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G01N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黄海波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结构 节点 抗冲切 试验 加载 装置 | ||
1.一种适用于板柱结构-边柱节点抗冲切试验的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力架(1),呈门形竖直固定在基础(0)上;
反力墙(2),竖直固定在所述基础(0)上;
竖向千斤顶(4),竖直向下地固定设置在所述反力架(1)横梁的底部居中位置;
两滑动支座(7),沿竖直方向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反力墙(2)上,用于限制钢筋混凝土柱(5)上下端沿Y轴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和绕Z轴的转动自由度,所述Y轴垂直所述反力墙(2)所在平面;
三组铰支座装置,分别夹紧在矩形钢筋混凝土楼板(6)的左端、右端及远离钢筋混凝土柱(5)的前端边缘处;
若干刚性支墩(3),竖直固定在所述基础(0)上且与三组铰支座装置底部支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板柱结构-边柱节点抗冲切试验的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支座(7)包括一矩形钢框架、两根平行对穿设在所述矩形框架上可转动的第三钢滚轴(19),所述矩形钢框架的一边通过第二螺杆(20)与反力墙(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板柱结构-边柱节点抗冲切试验的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钢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六钢板(22)和第五钢板(21)、平行地连接在所述第六钢板(22)和第五钢板(21)之间的两第七钢板(23),所述第五钢板(21)的两端设置有安装第二螺杆(20)的螺孔,所述两第七钢板(23)上设置有与所述两根第三钢滚轴(19)间隙配合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板柱结构-边柱节点抗冲切试验的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钢滚轴(19)的两端套有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的限位钢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板柱结构-边柱节点抗冲切试验的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钢板(22)、第五钢板(21)、第七钢板(2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劲肋(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板柱结构-边柱节点抗冲切试验的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铰支座装置包括两组对称布置地夹紧在矩形钢筋混凝土楼板(6)的左右两短边端部边缘处的第一铰支座装置、一组夹紧在矩形钢筋混凝土楼板(6)远离钢筋混凝土柱(5)的前端边缘处的第二铰支座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适用于板柱结构-边柱节点抗冲切试验的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的铰支座装置均包括有:
一钢板、一工字型梁、一对相互平行的钢滚轴、若干螺杆,所述钢板和工字型梁通过对穿螺杆一上一下地夹紧钢筋混凝土楼板(6)端部的上下表面边缘,所述钢滚轴分别设置在钢板下表面与钢筋混凝土楼板(6)上表面边缘之间、钢筋混凝土楼板(6)下表面边缘与工字型梁上表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板柱结构-边柱节点抗冲切试验的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6)的上、下表面边缘还预埋设置有与所述钢滚轴相接触的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26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焦方法、装置、拍摄设备及飞行器
- 下一篇:多带端射天线及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