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保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2938.1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0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坚;孙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6 | 分类号: | B60L58/26;B60L58/24;B60K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器 通风装置 电池 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 电连接 防护板 保温 电池工作状态 电池温度控制 可旋转设置 汽车热管理 车辆电池 车辆行驶 检测电池 旋转开启 散热 进风 电量 里程 占用 检测 保证 | ||
1.一种电池保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环境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电池温度;
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可旋转设置的防护板,所述通风装置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相接,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电池温度控制所述防护板进行旋转开启进风降温或旋转关闭保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装置包括车底通风装置、车前通风装置以及车后通风装置;
所述车底通风装置设置在电池舱下方,所述防护板以车身宽度方向为轴进行旋转开闭;
所述车前通风装置和所述车后通风装置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分别设置在车前部和车后部,所述防护板以垂直地面方向为轴进行旋转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保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底通风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顶出装置、限位装置、拨叉以及拨叉轴;
所述防护板沿车身宽度方向设置,且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均沿车身长度方向设有拨叉轴,所述拨叉在所述防护板朝向地面的一侧表面上且与所述拨叉轴相接,用于带动所述防护板沿所述拨叉轴旋转;
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防护板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用于与所述拨叉配合限制所述拨叉和所述防护板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顶出装置设置于所述拨叉轴在车身长度方向的两端,且所述顶出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接,用于沿车身长度方向往复顶出所述拨叉轴与所述防护板;
和/或,
所述车前通风装置包括驱动装置、顶出装置、限位装置、拨叉以及拨叉轴;
所述防护板在车身高度方向上沿车身宽度方向设置,且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均沿车身高度方向设有拨叉轴,所述拨叉在所述防护板朝向地面的一侧表面上且与所述拨叉轴相接,用于带动所述防护板沿所述拨叉轴旋转;
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防护板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用于与所述拨叉配合限制所述拨叉和所述防护板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顶出装置设置于所述拨叉轴在车身高度方向的两端,且所述顶出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接,用于沿车身高度方向往复顶出所述拨叉轴与所述防护板;
和/或,
所述车后通风装置包括驱动装置、顶出装置、限位装置、拨叉以及拨叉轴;
所述防护板在车身高方向上沿车身宽度方向设置,且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均沿车身高度方向设有拨叉轴,所述拨叉在所述防护板朝向地面的一侧表面上且与所述拨叉轴相接,用于带动所述防护板沿所述拨叉轴旋转;
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防护板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用于与所述拨叉配合限制所述拨叉和所述防护板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顶出装置设置于所述拨叉轴在车身高度方向的两端,且所述顶出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接,用于沿车身高度方向往复顶出所述拨叉轴与所述防护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保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装置为中空框体,所述限位装置套接于所述拨叉轴上,且所述限制装置朝向地面的一侧设有镂空,用于容纳所述拨叉和部分所述防护板;
其中,所述镂空靠近车辆后轴的一侧为倾斜侧壁,用于限制所述拨叉与所述防护板的开启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保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侧壁与水平夹角为10度-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保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出装置至少包括一凸起部和一凹陷部;
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陷部以垂直地面方向为轴进行旋转,用于沿车身长度方向往复顶出所述拨叉轴与所述防护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保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板在车辆前轴到后轴之间沿车身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防护板与水平夹角为0.2度-2度,且所述防护板由车辆前轴到后轴之间的倾斜角度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29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