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7173.0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2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凯兴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B23K37/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凌信景;李宇帆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电梯 井道 焊工 | ||
1.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包括有至少一个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包括有左前立柱(1)、右前立柱(2)、左后立柱(3)和右后立柱(4),所述左后立柱(3)与右后立柱(4)之间设有横梁(5),所述左前立柱(1)与左后立柱(3)之间设有左纵梁(6),所述右前立柱(2)与右后立柱(4)之间设有右纵梁(7),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加工零件:按设计尺寸加工出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所需的左前立柱(1)、右前立柱(2)、左后立柱(3)、右后立柱(4)横梁(5)、左纵梁(6)和右纵梁(7);
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左后立柱(3)和右后立柱(4)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8)上,所述组焊生产线(8)包括有多组沿横向方向平行并列布置的龙门架(9),每一组所述的龙门架(9)包括两根对称布置的支柱(91),每一根所述的支柱(91)上设有用于放置和定位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的上支撑臂(921)和下支撑臂(922),所述上支撑臂(921)可活动地或可伸缩地安装在支柱(91)上,所述下支撑臂(922)沿纵向方向固定安装在支柱(91)上且位于所述龙门架(9)的内侧,所述下支撑臂(922)上设有定位组件(10),将左后立柱(3)和右后立柱(4)分别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8)中龙门架(9)的下支撑臂(922)上,然后按设计尺寸校正定位并固定;左后立柱(3)和右后立柱(4)的定位和固定是通过利用位于所述下支撑臂(922)上的定位组件(10)来实现的;
S3、所述组焊生产线(8)在所述下支撑臂(922)旁还设有顶升装置(11),所述顶升装置(11)包括顶升托架(111)和顶升驱动机构(112),所述顶升托架(111)上设有托辊(113),所述上支撑臂(921)套接在所述支柱(91)上从而使得所述上支撑臂(921)可绕支柱(91)旋转且可沿竖直方向相对支柱(91)上下运动,所述上支撑臂(921)上还连接有控制其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923);将横梁(5)分别与左后立柱(3)和右后立柱(4)焊接连接从而得到半成品A,然后通过托辊(113)将半成品A沿竖直方向提升并放置在龙门架(9)的上支撑臂(921)上,提升过程中先将上支撑臂(921)向龙门架(9)外侧旋转以避免干涉,在半成品A提升起来后再将上支撑臂(921)旋转回来托住上支撑臂(921),通过升降驱动机构(923)控制上支撑臂(921)的高度从而使半成品A位于合适的高度;
S4、将步骤S1中得到的左前立柱(1)和右前立柱(2)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8)上然后按设计尺寸校正定位并固定,这一步的操作过程与步骤S2相同;随后校正定位半成品A从而使得半成品A与左前立柱(1)和右前立柱(2)之间的位置符合设计尺寸要求;
S5、将左纵梁(6)立起并置于上下相隔的左后立柱(3)和左前立柱(1)之间,将左纵梁(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左后立柱(3)和左前立柱(1)焊接连接,将右纵梁(7)立起并置于上下相隔的右后立柱(4)和右前立柱(2)之间,将右纵梁(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右后立柱(4)和右前立柱(2)焊接连接从而得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
步骤S6、模块化电梯井道转移:每一组所述的龙门架(9)中所述两根支柱(91)的顶部设有将两根支柱(91)连接的横梁(93),所述的多组沿横向方向并列布置的龙门架(9)的横梁(93)底部设有沿横向方向贯穿所有龙门架(9)的轨道(96),所述轨道(96)上设有起重设备(97),所述轨道(96)在最边缘的龙门架(9)处向外延伸,所述轨道(96)向外延伸的距离大于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的长度,所述轨道(96)向外延伸后其末端设有支撑门架(98),以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为单元,将组焊完毕的模块化电梯井道转移出组焊生产线(8)并输送至下一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包括有多个上下叠置连接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所述步骤S2中将全部左后立柱(3)和右后立柱(4)同时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8)上,全部左后立柱(3)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全部右后立柱(3)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所述步骤S4中将全部左前立柱(1)和右前立柱(2)同时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8)上,全部左前立柱(1)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全部右前立柱(2)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凯兴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凯兴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71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焊接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轿车门铰链加强板安装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