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7173.0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2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凯兴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B23K37/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凌信景;李宇帆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电梯 井道 焊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零件;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上,定位并固定;S3、将横梁分别与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焊接连接得到半成品A,然后将提升并放置在合适的高度上;S4、将步骤S1中得到的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上,定位并固定;随后校正定位半成品A与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之;S5、将左纵梁分别与左前立柱和左后立柱焊接连接,将右纵梁分别与右前立柱和右后立柱焊接连接从而得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本发明能够保证产品精度,且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
【背景技术】
电梯井道是作为电梯安装、运行的专用空间,需满足电梯安装、运行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后期在原有建筑物外加装的电梯,电梯安装前现场井道的施工占用场地大,施工时间较长,长时间的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噪音污染给周边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会产生诸多不便。为了缩短现场施工时间,模块化电梯井道应运而生,其把传统工艺现场施工的大部份工序在工厂内完成,然后在现场条件满足的时候将工厂加工完毕的多个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运输到现场,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电梯井道的吊装和拼装。现阶段,在工厂内进行模块化电梯井道的生产时,通常采用分散的生产设备和工具对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进行独立组焊加工,导致生产出来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的精度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后期模块化电梯井道的吊装和拼装,且这种生产方式依靠采用大量人工参与进行协调配合生产,而未形成流水化作业的生产模式,生产效率较低,管理难度大。
本发明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能够保证产品精度,且提升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包括有至少一个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包括有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所述左后立柱与右后立柱之间设有横梁,所述左前立柱与左后立柱之间设有左纵梁,所述右前立柱与右后立柱之间设有右纵梁,包括以下步骤:
S1、加工零件:按设计尺寸加工出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所需的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
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上,然后按设计尺寸校正定位并固定;
S3、将横梁分别与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焊接连接从而得到半成品A;然后半成品A沿竖直方向提升并放置在合适的高度上;
S4、将步骤S1中得到的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上然后按设计尺寸校正定位并固定;随后校正定位半成品A从而使得半成品A与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之间的位置符合设计尺寸要求;
S5、将左纵梁分别与左前立柱和左后立柱焊接连接,将右纵梁分别与右前立柱和右后立柱焊接连接从而得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
如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包括有多个上下叠置连接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所述步骤S2中将全部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同时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上,全部左后立柱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全部右后立柱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所述步骤中将全部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同时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上,全部左前立柱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全部右前立柱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
如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所述组焊生产线包括有多组沿横向方向平行并列布置的龙门架,相邻的两组龙门架之间的距离小于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的长度,且整条组焊生产线的长度大于模块化电梯井道的总体长度;每一组所述的龙门架包括两根对称布置的支柱,每一根所述的支柱上设有用于放置和定位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的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所述上支撑臂可活动地安装在支柱上,所述下支撑臂沿纵向方向固定安装在支柱上且位于所述龙门架的内侧,所述下支撑臂上设有定位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凯兴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凯兴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7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焊接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轿车门铰链加强板安装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