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干线的快速广域网干线接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7390.X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1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邵长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雪萍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 干线 快速 广域网 接入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干线的快速广域网干线接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如下过程:服务信息发送端和客户接收端通过广域网干线进行信息传输;广域网干线上设置有若干接入节点,服务信息发送端与广域网干线上第N个接入节点的距离大于设定阈值时,第N个接入节点和第N+1个接入节点间通过城域网节点进行连接。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通过城域网接入节点实现广域网节点的方式,大大缩短了广域网拓扑接入的距离,减少了广域网基础站点的建设规模。城域网数据在传输时可以快速接入主干网,尽快流向相邻或不相邻的城域网节点,进而到达城域网终端节点。广域网在全网数据可以经由虚拟干线流入下一节点,实现数据的权限贯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域中继业务路由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干线的快速广域网干线接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也称远程网(long haul network)。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城市或国家,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简称MAN。属宽带局域网。由于采用具有有源交换元件的局域网技术,网中传输时延较小,它的传输媒介主要采用光缆,传输速率在100兆比特/秒以上。
我国的南北、东西横跨较长,在进行广域网组网或国家干线组网的过程,会遇到施工距离长、中间节点多的问题,加大了施工的技术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尽可能的缩小施工节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干线的快速广域网干线接入方法,通过城域网内若干节点(2~N)作为广域网的接入节点,进而实现多节点城域网接入主干网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干线的快速广域网干线接入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服务信息发送端和客户接收端通过广域网干线进行信息传输;广域网干线上设置有若干接入节点,服务信息发送端与广域网干线上第N个接入节点的距离大于设定阈值时,第N个接入节点和第N+1个接入节点间通过城域网节点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城域网节点为城域网中的可信中继节点。通过城域网接入节点实现广域网节点的方式,大大缩短了广域网拓普接入的距离,减少了广域网基础站点的建设规模。
进一步的,广域网干线上设置有若干接入节点,服务信息发送端与广域网干线上第N个接入节点的距离大于设定阈值时,第N个接入节点和第N+1个接入节点间通过城域网节点进行连接,具体包括:
广域网干线上服务信息发送端作为簇头将其后方的节点作为其簇成员;其中,节点包括接入节点和干线上直接中继节点;城域网数据在传输时可以快速接入主干网,尽快流向相邻或不相邻的城域网节点,进而到达城域网终端节点。
簇中距离服务信息发送端距离小于设定阈值且距离服务信息发送端距离最远的接入节点作为第一个簇的簇尾节点;
距离服务信息发送端距离大于设定阈值且距离第一个簇的簇尾节点距离最近的接入节点作为第二个簇的簇头,第二个簇的簇头节点与第一个簇的簇尾节点之间通过城域网节点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距离服务信息发送端距离大于设定阈值且距离第一个簇的簇尾节点距离最近的接入节点作为第二个簇的簇头,第二个簇的簇头节点与第一个簇的簇尾节点之间通过城域网节点进行连接,之后还包括:
广域网干线上第二个簇头节点将其后方相关节点作为第二个簇头的簇成员;
第二个簇头节点将簇中距离第二个簇头节点小于设定阈值且距离第二个簇头节点距离最远的接入节点作为第二个簇的簇尾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73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业务接入网络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总线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