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器件多余物微粒碰撞检测装置的振动台负反馈失效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1992.2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9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翟国富;王国涛;燕会臻;郜雷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倩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件 多余 微粒 碰撞 检测 装置 振动 负反馈 失效 系统 及其 方法 | ||
器件多余物微粒碰撞检测装置的振动台负反馈失效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涉及器件多余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器件多余物微粒碰撞检测装置振动台负反馈失效时会产生过大的振动加速度,可能会振落或振飞振动台面上的被测件,造成周围的设备或工作人员受到损害的问题。先是根据振动台不同的振动频率选取失效检测所需的阈值;再次,在振动台运行时,根据所述阈值判断所述装置的所述振动台负反馈是否失效,如果失效则拉低驱动器的驱动信号,使振动台停止振动。它用于消除了振动台负反馈失效后振动台台面撞底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器件多余物微粒碰撞检测装置。属于器件多余物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航天继电器广泛用于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导弹、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及其配套地面测控设备等,工作环境恶劣,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这些设备的可靠性。在航天继电器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将一些材料碎屑密封在继电器内部,这些多余物在密封继电器内随机游动,可能使得继电器失灵或误动作,引起各种事故,因此,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目前检测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所普遍采用的是微粒碰撞噪声检测(ParticleImpact Noise Detection,PIND)技术,根据国军标GJB65B、GJB2888-97等规定,航天继电器出厂前必须进行微粒碰撞噪声检测试验。
为了方便运输、搬移,器件多余物微粒碰撞检测装置被设计成几个独立的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在安装时如果工作人员忘记安装加速度信号线或加速度信号线安装不牢靠则会使加速度信号传输错误,同样加速度信号线老化或加速度信号线意外折断也会影响加速度信号的正常传输。在器件多余物微粒碰撞检测装置中,系统利用闭环控制使得振动台在给定的振动加速度和振动频率下运行,当加速度线断掉时,加速度反馈信号将降低到零,振动台负反馈失效,由于闭环的存在,主控将持续增加驱动器输出的驱动电压,直至驱动器的输出上限,这将使得振动台的振动加速度持续增加而失控,产生严重的后果。
在器件多余物微粒碰撞检测装置中,振动台采用的是一种冲击和振动两用的电磁式振动台,振动台失控时,振动台振动加速度迅速增加达到加速度上限,振动台的台面将不断撞击台体底部用于产生机械冲击的撞针,这会降低振动台的使用寿命,甚至会直接损坏振动台。而且当振动台面撞击冲击撞针时,会产生巨大的声响,严重影响周围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其次振动失控时会产生过大的振动加速度,可能会振落或振飞振动台面上的被测件,使周围的设备或工作人员受到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器件多余物微粒碰撞检测装置振动台负反馈失效时会产生过大的振动加速度,可能会振落或振飞振动台面上的被测件,造成周围的设备或工作人员受到损害的问题。现提供器件多余物微粒碰撞检测装置的振动台负反馈失效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器件多余物微粒碰撞检测装置的振动台负反馈失效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控器2和驱动信号检测比较电路1,
主控器2包括负载估计模块2-2、加速度信号比较模块2-1、保护模块2-3和阈值计算模块2-4,
阈值计算模块2-4,用于低频时根据振动台设定的振动频率获得满载驱动信号阈值,
高频时根据振动台设定的振动加速度获得加速度信号阈值,
中频时根据振动台设定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加速度获得半载加速度累加和阈值和半载驱动信号阈值和满载驱动信号阈值;
负载估计模块2-2,用于根据半载加速度累加和阈值与振动台振动后采集到的加速度信号的累加值判断振动台在中频时是处于满载状态还是半载状态,若振动台处于中频半载状态,则将半载驱动信号阈值传送给驱动信号检测比较电路1,替换满载驱动信号阈值,若振动台处于中频满载状态,则不替换满载驱动信号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1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