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流定高水下航行设备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2218.3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5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江文胜;生小萱;毛新燕;宋大雷;侯人瑜;孙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G8/14;B63B3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文娟;张宇峰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流定高 水下 航行 设备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水下航行设备领域,公开一种水下航行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所述水下航行设备的水下定高构件中的第一倾斜开关组中倾斜开关的连接状态,根据所述连接状态,控制所述水下航行设备上浮或下潜,其中,所述的水下定高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倾斜开关组,一个或多个重物,和柔性缆线,所述倾斜开关组和重物均设置在所述柔性缆线上,所述倾斜开关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倾斜开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下航行设备领域,例如涉及一种随流定高水下航行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环境质量的状况与海洋动力因素密切相关,在近岸浅海海域,周期性涨落的潮运动是最重要的动力因素。当天文潮波从大洋传入近海时,由于水深变浅,非线性作用增强明显。这一方面会生成天文分潮的高频谐波,造成潮位及潮流的不对称,另一方面会产生一个零频的(准)定常流动,即潮致余流。
对于溶解或悬浮在海水中的物质,包括淡水、营养盐、浮游生物、污染物等,潮致余流能够表征周期性的潮流对它们净输运作用。潮致余流的方向直接决定了潮对悬浮物的输运方向,而潮致余流的大小则代表了潮流的净输运能力。因此对于潮致余流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污染物的运移规律,了解海域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从而对排污口的选址,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海洋管理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在近海强潮系统中,潮不对称以及潮致余流是近海环境问题的基本动力机制,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科学意义。
相关的水下滑翔机,多采用浮力驱动设备,实现水下滑翔机的上浮和下潜。当设备需要进行定高观测功能时,需使用高度计等传感器实时检测和判断。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的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相关的具有定高观测功能的水下滑翔机在进行定高观测时,需要对高度计等传感器进行实时检测和判断,使得水下滑翔机的整体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航行设备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相关的具有定高观测功能的水下滑翔机在进行定高观测时,需要对高度计等传感器进行实时检测和判断,使得水下滑翔机的整体造价较高的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下航行设备的控制方法。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水下航行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所述水下航行设备的水下定高构件中的第一倾斜开关组中倾斜开关的连接状态,根据所述连接状态,控制所述水下航行设备上浮或下潜,其中,所述的水下定高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倾斜开关组,一个或多个重物,和柔性缆线,所述倾斜开关组和重物均设置在所述柔性缆线上,所述倾斜开关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倾斜开关。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水下航行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定高构件中的倾斜开关组中的倾斜开关的角度的变化,控制水下航行设备的上浮或下潜,此处的定高构件结构简单,降低了水下航行设备在进行定高观测时的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水下航行设备的控制装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水下航行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水下航行设备的水下定高构件中的第一倾斜开关组中倾斜开关的连接状态,第二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连接状态,控制所述水下航行设备上浮或下潜,其中,所述的水下定高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倾斜开关组,一个或多个重物,和柔性缆线,所述倾斜开关组和重物均设置在所述柔性缆线上,所述倾斜开关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倾斜开关。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航行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定高构件中的倾斜开关组中的倾斜开关的角度的变化,控制水下航行设备的上浮或下潜,此处的定高构件结构简单,降低了水下航行设备在进行定高观测时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2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水下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深海挂载释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