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82660.6 申请日: 2019-04-10
公开(公告)号: CN109762777B 公开(公告)日: 2019-07-23
发明(设计)人: 盛玉婷;张娟;姚立强;王敏;武芳;姜春秀;郭玉欣 申请(专利权)人: 鲁东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02;A01P3/00;C12R1/12
代理公司: 北京惠智天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1 代理人: 袁瑞红
地址: 264025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 大豆疫霉菌 菌株 应用 多粘类芽孢杆菌 花生褐斑病菌 花生黑斑病菌 小麦根腐病菌 小麦纹枯病菌 植物病原真菌 生物防治 辣椒疫霉菌 烟草疫霉菌 大豆根际 菌株分离 生态毒性 抑菌活性 抑菌作用 植物病害 植物病原 拮抗作用 保藏 抑菌谱 卵菌 土壤 健康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为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YT9,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958。本发明分离出来的菌株,不仅对大豆疫霉菌具有强抑制作用,同时也对辣椒疫霉菌、烟草疫霉菌等植物病原卵菌和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花生黑斑病菌、花生褐斑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强拮抗作用,其中对大豆疫霉菌抑菌作用最强,高达86.27%±1.62%。此外,本发明的多粘类芽孢杆菌YT9菌株分离自健康大豆根际土壤,无生态毒性、安全性高、抑菌谱广、抑菌活性稳定持久且培养简单,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疫霉引起的大豆疫病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每年造成全球大豆生产近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大豆疫病在大豆生长各个时期均可发生,表现为幼苗猝死和成株的根腐病,在潮湿多雨季节病害发生尤为严重,易造成大面积流行从而严重影响产量,限制大豆产业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目前已报道的疫霉菌有100多种,其中绝大部分是危害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植物病原菌(Kroon et al., 2012, The genus Phytophthora anno 2012.),对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由于疫霉菌隶属于茸鞭生物界卵菌门,与真菌遗传距离相距甚远,其大多数生化途径、侵染机制、结构特征都和真菌有着显著的差别,这导致许多传统杀真菌剂不能有效地用于疫霉病的防治,防治疫霉病属于重要难题之一。

针对大豆疫病的防治方法多以选用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为主。一方面,大豆抗病品种抗性会随着每年大豆疫霉菌群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而逐渐丧失。另一方面,针对疫霉菌病害广泛使用的苯酰胺类化学杀菌剂如甲霜灵,作用靶标非常单一,极易使大豆疫霉菌产生抗药性。此外,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还破环了农业生态平衡,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发掘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研发可代替化学杀菌剂的生物源杀菌剂对大豆疫病的防治有重大意义。

生防菌的种类繁多,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主要是一些真菌和细菌。生防细菌包括芽孢杆菌属、游动放线菌属、假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链霉杆菌属、固氮杆菌属、根瘤杆菌属等多个属。芽孢杆菌类因其产生的芽孢具有良好的耐逆性,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潜力和商业价值,是目前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的重点方向。公开号为CN107151641A的专利公开了一株侧孢短芽孢杆菌SNB10无菌发酵滤液对水稻纹枯病菌的盆栽试验防效为75.09%。公开号为CN103173386 A的专利公开了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G1对温室辣椒疫病防效为71.18%。公开号为CN108559716A的专利公开了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WT3发酵液灌根对辣椒疫病的田间试验防效达85%。

虽然目前已筛选出多粘类芽孢杆菌,表现出对多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也有对疫霉菌引起的病害如辣椒疫病的防治作用,但是不同菌株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其引起病害的防治存在巨大差异。由此,这些菌株不一定能适用于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病的生物防治。目前,适用于大豆疫病防治的多粘类芽孢杆菌生防菌株还十分缺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YT9及其在抑制大豆疫霉菌中的应用,并提供一种该菌株制成的发酵液、液体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YT9,分离自山东省烟台市大豆根际土壤中,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8年6月19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95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2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