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性随机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5077.0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6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平尔萱;朱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3/08 | 分类号: | H01L43/08;H01L43/12;H01L2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4 | 代理人: | 孙佳胤;董琳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随机 存储器 及其 形成 方法 | ||
一种磁性随机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所述磁性随机存储器包括:基底,所述基底表面形成有导电接触垫;位于所述基底表面的磁性存储层,所述磁性存储层包括位于基底表面堆叠的至少两层子存储层,所述磁性存储层内包括垂直贯穿各子存储层的多个与所述导电接触垫连接的磁性存储单元,所述多个磁性存储单元按照矩形阵列单元的阵列形式排布,所述磁性存储单元包括磁性隧道结,每一子存储层内包括至少一个磁性隧道结。上述磁性随机存储器具有较高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性随机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磁性随机存储器(MARM)是基于硅基互补氧化物半导体(CMOS)与磁性隧道结(MTJ)技术的集成,是一种非易失性的存储器,它拥有静态随机存储器的高速读写能力,以及动态随机存储器的高集成度。
请参考图1,为现有磁性随机存储器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磁性随机存储器包括一存取晶体管110和磁性隧道结120,所述磁性隧道结120包括固定层121、隧穿层122以及自由层123。所述存取晶体管110的漏极111连接至所述磁性隧道结120的固定层121,所述磁性隧道结120的自由层123连接至位线130;所述存取晶体管110的源极112连接至源线140。
在磁性随机存储器正常工作时,自由层123的磁化方向可以改变,而固定层121的磁化方向保持不变。磁性随机存储器的电阻与自由层123和固定层121的相对磁化方向有关。当自由层123的磁化方向相对于固定层121的磁化方向发生改变时,磁性随机存储器的电阻值相应改变,对应于不同的存储信息。
现有的工艺技术节点中,磁性随机存储器单位面积内的磁性隧道结密度较大,在刻蚀形成磁性隧道结的过程中,容易对磁性隧道结造成损伤,影响芯片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在刻蚀形成磁性隧道结构的过程中,对磁性隧道结造成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随机存储器,包括:基底,所述基底表面形成有导电接触垫;位于所述基底表面的磁性存储层,所述磁性存储层包括位于基底表面堆叠的至少两层子存储层,所述磁性存储层内包括垂直贯穿各子存储层且与所述导电接触垫连接的多个磁性存储单元,所述多个磁性存储单元按照矩形阵列单元的阵列形式排布,所述磁性存储单元包括磁性隧道结,每一子存储层内包括至少一个磁性隧道结。
可选的,各矩形阵列单元的尺寸相同。
可选的,所述多个磁性存储单元的磁性隧道结随机排布于各子存储层内。
可选的,同一磁性存储层内各处磁性隧道结的分布密度均匀。
可选的,各子存储层内的磁性隧道结以菱形阵列单元或矩形阵列单元的阵列形式排布。
可选的,相邻磁性存储单元的磁性隧道结分别位于不同的子存储层内。
可选的,同一行以及同一列的磁性存储单元的磁性隧道结自基底表面向上顺次位于各子存储层内。
可选的,各磁性存储单元还包括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位于所在磁性存储单元内的磁性隧道结上和/或下方的子存储层内,与所述磁性隧道结电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磁性随机存储器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表面形成有导电接触垫;在所述基底上形成连接所述导电接触垫的磁性存储层,所述磁性存储层包括位于基底表面堆叠的至少两层子存储层,所述磁性存储层内包括以阵列形式排列的垂直贯穿各子存储层的多个磁性存储单元,所述多个磁性存储单元按照矩形阵列单元的阵列形式排布,所述磁性存储单元包括磁性隧道结,每一子存储层内包括至少一个磁性隧道结。
可选的,各矩形阵列单元的尺寸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5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极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提高三维图像显示质量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