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催化还原CO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8805.3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1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严乙铭;倪伟;吴琳琳;徐敏;李聪欣;严尉之;臧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00 | 分类号: | C25B1/00;C25B3/04;C25B11/12;C25B11/06;C25B11/03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催化 还原 co base sub | ||
1.一种电催化还原CO2的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竹子作为基底材料,首先将竹子打磨去皮暴露出木质部;然后去除竹子内部的微生物和吸附的金属离子;其次用NH4F与竹子分散在去离子水溶液中,进行超声清洗,再机械搅拌制取电极前驱材料;最后煅烧电极前驱材料,使其冷却得到F掺杂的竹炭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催化还原CO2的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除竹子内部的微生物和吸附的金属离子,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子浸泡在质量分数为4-6%的双氧水中,浸泡温度为70-90℃,浸泡时间为0.5-2.5小时;
(2)然后用去离子水浸泡20-40分钟;
(3)再用质量分数为4-6%的稀硫酸和质量分数为4-6%的稀盐酸浸泡,浸泡温度为70-90℃,浸泡时间为0.5-1.5小时;
(4)最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催化还原CO2的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NH4F与竹子分散在去离子水溶液中,所用该去离子水溶液的含量为10-30ml;所述超声清洗的时间为1-3小时,所述机械搅拌的时间为12-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催化还原CO2的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煅烧电极前驱材料前,将电极前驱材料在30-50℃的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催化还原CO2的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煅烧电极前驱材料过程为:将电极前驱材料放置在管式炉中,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设置其气流速率为60-100ml/min,升温速度设置为2-6℃/min,升温至800-1000℃,煅烧时间为1-3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催化还原CO2的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子的高度切割为1-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88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