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催化还原CO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8805.3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1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严乙铭;倪伟;吴琳琳;徐敏;李聪欣;严尉之;臧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00 | 分类号: | C25B1/00;C25B3/04;C25B11/12;C25B11/06;C25B11/03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催化 还原 co base sub | ||
本发明属于CO2资源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催化还原CO2的电极制备方法,用竹子作为基底材料,首先将竹子打磨去皮暴露出木质部;然后去除竹子内部的微生物和吸附的金属离子;其次用NH4F与竹子分散在去离子水溶液中,进行超声清洗,再机械搅拌制取电极前驱材料;最后煅烧电极前驱材料,使其冷却得到F掺杂的竹炭电极。本发明得到F掺杂的竹炭电极,使其有效暴露活性位并且通过改善结构来促进电催化还原CO2过程中相关物质的扩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CO2资源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催化还原CO2的电极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日益增多的人类活动不仅会加快化石燃料的消耗,还会造成大气中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打破自然界的碳平衡。如何有效的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技术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点研究方向。
CO2作为一种经济的、安全的、可持续的碳氧资源化合物,将其转化为液体燃料、化学品的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CO2化学性质非常稳定,需要施加额外的能量才能使其活化、转化。其中利用一些清洁能源电化学还原CO2成一些有附加值的产品是一个有效途径,这即可以缓解全球变暖的问题,又能降低了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缓解能源与环境双重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人类来说,这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然而,由于CO2比较高的稳定性和复杂的多电子转移动力学,电催化还原 CO2需要克服比较大的能垒才能产生一些具有附加值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在电催化还原CO2中往往还有很多的竞争反应,其中溶液析氢(HER)是一个很严重的副反应,这也严重影响着整个反应过程的产物选择性和能量转化效率。其中F掺杂的碳材料可以很好地降低电催化还原CO2的能垒,从而提高反应的活性。但是在高的过电位下依然存在严重的析氢问题,因此,对于F掺杂的碳材料复合催化剂如何调整结构从而获得高催化活性,同时在高电位下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能量转化效率是电催化还原CO2还原技术发展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催化还原CO2的电极制备方法,得到F掺杂的竹炭电极,使其有效暴露活性位并且通过改善结构来促进电催化还原CO2过程中相关物质的扩散。
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一种电催化还原CO2的电极制备方法,用竹子作为基底材料,首先将竹子打磨去皮暴露出木质部;然后去除竹子内部的微生物和吸附的金属离子;其次用NH4F与竹子分散在去离子水溶液中,进行超声清洗,再机械搅拌制取电极前驱材料;最后煅烧电极前驱材料,使其冷却得到F掺杂的竹炭电极。
进一步,所述的去除竹子内部的微生物和吸附的金属离子,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子浸泡在质量分数为4-6%的双氧水中,浸泡温度为70-90℃,浸泡时间为0.5-2.5小时;
(2)然后用去离子水浸泡20-40分钟;
(3)再用质量分数为4-6%的稀硫酸和质量分数为4-6%的稀盐酸浸泡,浸泡温度为70-90℃,浸泡时间为0.5-1.5小时;
(4)最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
进一步,所述的用NH4F与竹子分散在去离子水溶液中,所用该去离子水溶液的含量为10-30ml;所述超声清洗的时间为1-3小时,所述机械搅拌的时间为 12-24小时。
进一步,在煅烧电极前驱材料前,将电极前驱材料在30-50℃的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88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