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纯甘蔗汁生产清香型甘蔗果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9384.6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0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淑玲;马令法;杨敬军;常毓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G3/024 | 分类号: | C12G3/0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5322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酒 甘蔗汁 甘蔗 甘蔗渣 活性炭粉末 发酵 甘蔗榨汁 炭化 煮沸 清香型 隔绝空气条件 发酵液过滤 独特风味 果酒酿造 加温加压 灭菌 除浊 滤出 水中 原酒 榨汁 加热 过滤 冷却 消毒 生产 粮食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果酒酿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纯甘蔗汁生产清香型甘蔗果酒的方法,取甘蔗榨汁得到甘蔗汁和甘蔗渣,甘蔗汁加入到水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热煮沸;冷却后的加入高温曲,然后在发酵罐中发酵;甘蔗渣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炭化得到活性炭粉末;利用活性炭粉末对发酵液过滤,滤出的液体经加温加压灭菌后即得到甘蔗果酒成品。本发明利用甘蔗榨汁后经煮沸消毒,再进行甘蔗汁发酵,得到甘蔗果酒,不添加其他粮食,保证了甘蔗果酒的独特风味;榨汁后留下的甘蔗渣经过炭化得到的活性炭粉末用于对发酵后的甘蔗汁过滤,能使除浊处理后的甘蔗果酒保持原酒的甘蔗风味,也充分利用了甘蔗渣,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酒酿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纯甘蔗汁生产清香型甘蔗果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具有滋心脾,健胃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它含有丰富的蔗糖、果糖、葡萄糖,还含天门冬素、天门冬氨酸、丙氨酸、柠檬酸、维生素A、维生素C、尼克酸、核黄素、钾、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铁的含量为9mg/kg,居水果之首,素有“补血果”的美称。
甘蔗除了用于压榨制糖外,其他利用价值巨大,而中国的蔗糖消费主要是鲜食(占85%),用于果品加工的比例很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可以利用甘蔗丰富的糖分和多种营养物质,发酵生产具有独特、浓郁甘蔗清香的甘蔗果酒。它兼具营养保健功能,是集营养、保健、食疗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饮品。
以甘蔗为原料酿造生产甘蔗果酒,不仅可以得到营养全面的优质酒,而且还能大大提高甘蔗深加工的附加值,延长甘蔗生产加工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带动产业发展,提高甘蔗加工的附加值,为甘蔗的深加工和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开拓新思路。
目前,已有研究者展开酿造生产甘蔗果酒的研究,但从研究进展来看,现有的甘蔗果酒的生产通过直接压榨得到的甘蔗汁含有杂质、杂菌较多,而目前的甘蔗果酒生产工艺对甘蔗原汁的品质要求高,因此需要对甘蔗进行清洗、除杂、消毒等前预处理;特别是发酵等工艺过程中,还需通过添加抑菌物质,来抑制杂菌,保证发酵的品质;其次,甘蔗汁中发酵后采用简单的过滤器进行过滤,会对甘蔗果酒的风味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纯甘蔗汁生产清香型甘蔗果酒的方法,制得的果酒具有甘蔗果酒的独特风味,榨汁后留下的甘蔗渣经过炭化得到的活性炭粉末用于对发酵后的甘蔗汁过滤,能使除浊处理后的甘蔗果酒保持原酒的甘蔗风味,也充分利用了甘蔗渣,减少资源浪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纯甘蔗汁生产清香型甘蔗果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新鲜无霉变的甘蔗,使用切断机切段后,碾压榨汁分别得到甘蔗汁和甘蔗渣;
S2:将得到的甘蔗汁用饮用水稀释,然后将混合溶液加热罐中煮沸后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柠檬酸调节为pH值为4.5~5.0的混合溶液;
S3:在步骤S2中冷却后的混合物中通入SO2,使溶液中SO2的含量为50mg/L后加入高温曲,然后在温度为30~35℃的发酵罐中密闭发酵5~7天;
S4:将步骤S1中的甘蔗渣用粉碎机烘干、粉碎后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炭化得到活性炭粉末;
S5:将步骤S3中得到的发酵液经过步骤S4中得到的活性炭粉末过滤,滤去颗粒物质,滤出的液体经加温加压灭菌后即得到甘蔗果酒成品。
进一步地,步骤S2中煮沸过程控制甘蔗汁的含糖量在15~20%。
进一步地,步骤S3中高温曲的加入量为4~6份。
进一步地,步骤S4中甘蔗渣的炭化温度为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未经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93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