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酸枣果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89426.6 申请日: 2019-04-11
公开(公告)号: CN109907263B 公开(公告)日: 2022-04-26
发明(设计)人: 杜晨晖;解玉军;裴香萍;杨文珍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9/00 分类号: A23L19/00;A23L33/00;A23K10/30;A23B7/02;A61K8/9789;A61Q19/08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吴爱琴
地址: 030619 山西***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氧化 作用 酸枣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酸枣果粉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酸枣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进行热风干燥,得干燥后的酸枣;将酸枣的果肉与果仁脱离,将脱离后的果肉粉碎,过筛,得到酸枣果粉。所述热风干燥的温度控制在40‑80℃,时间控制在18‑26h,酸枣堆料层数为:2‑6层。本方法采用合适的干燥方法——热风干燥,优选出最适的干燥工艺参数,能够有效缩短酸枣果粉制备时间,最大限度地保留酸枣的活性成分,克服传统酸枣果粉制备过程中营养和风味物质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普通食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酸枣果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酸枣(Ziziphus jujube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u)来自于鼠李科(Rhammaceae)枣属(Ziziphus Mill.)酸枣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野枣、山枣等。酸枣作为药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广大低山丘陵地区,资源蕴藏量巨大。酸枣仁为酸枣的干燥种子,中医药临床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现代研究表明,酸枣中含有大量的糖类、生物碱类、黄酮类、三萜及其皂苷类、核苷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镇静催眠、降血糖、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力、降血压以及预防动脉硬化等多种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目前,酸枣果肉可被加工成为酸枣酒、酸枣茶、酸枣面、酸枣果汁等产品。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酸枣仁加工多采用晾晒、浸泡,高压水洗脱等方法脱去果肉;晾晒过程耗时长,易发生霉变;浸泡和高压水洗脱易造成真菌等污染,酸枣果肉多数情况作为加工酸枣仁产生的废弃物被抛弃。据不完全统计在药材采收加工过程中,每年约有近10万吨酸枣果肉资源作为废弃物被丢弃,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人体内自由基与抗氧化剂的失衡可以加速人体衰老和诱发致病因子的产生,对人体器官、系统的形态功能产生影响。体内过剩的自由基需要外源抗氧化剂的摄入才可有效清除。酸枣中的多糖、黄酮、总酚等是较好的自由基清除剂,张璐(酸枣果肉多糖的提取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酿造,2015,34(08):92-96.)考察了酸枣果肉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表明酸枣果肉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目前国内酸枣果肉的加工工艺相对落后,产品较单一。酸枣果肉加工大多采用传统的自然晾晒、碾压粉碎方法。传统的自然晾晒耗费时间长,干燥时间大约需要4-5天,且获得的酸枣果粉的多糖含量较低,如李兰芳(酸枣肉中多糖的含量测定[J].时珍国药研究,1996(05):29.)等采用晒干法制备所得酸枣果肉的多糖含量为89.4mg/g。该方法耗时较长,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酸枣中有效成分流失,果粉抗氧化活性降低,且增加了真菌污染的几率。因此,酸枣果肉加工过程需要构建一种快速、高效、安全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酸枣果粉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较传统晾晒干燥方法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受外界因素影响小,避免了因晾晒时间过长导致的真菌污染。较远红外干燥和微波干燥的设备普适性更强,更加节能,操作难度低。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酸枣果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酸枣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进行热风干燥,得到干燥后的酸枣;

2)将酸枣的果肉与种核脱离,将脱离后的果肉粉碎,过筛,得到酸枣果粉。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酸枣为8-10月间采集的新鲜酸枣;所述酸枣在热风干燥前先用清水冲洗表面污物,晾干表面水分后再进行热风干燥。

具体操作为:用自来水冲洗10-30s,再用清水漂洗2-5次,沥干,平铺2-6h至晾干表面水分。

所述热风干燥的温度控制在40-80℃,具体可为:50-70℃、55-65℃、57-62℃,更具体可为60℃;

所述热风干燥的时间控制在18-26h,具体可为:22-26h或24h-26h,更具体可为26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山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9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