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供气系统吹除气路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9559.3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9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营军;谢建明;刘照智;刘忠明;樊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2B77/04 | 分类号: | F02B7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谷成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供气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供气系统吹除气路及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气体吹除过程复杂度较高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包括输气管道,在高压气源和排气口之间形成所述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包括顺序串联的均衡段和冗余段,所述均衡段包括并联连接所述高压气源的受控调节输气管道,所述冗余段包括连接所述均衡段的并联设置的受控通断输气管道。利用均衡段的受控调节输气管道完成高压气体的均衡调节,形成均衡段输出侧的气体输出压力高低压稳定可调,通过冗余段保证确定压力气体的可靠输出,进而保证低温发动机的气体吹除过程的可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供气系统吹除气路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低温发动机在工作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其中进行气体吹除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吹除要求较复杂需要在不同时机形成不同压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供气系统吹除气路及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气体吹除过程复杂度较高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供气系统吹除气路,包括输气管道,在高压气源和排气口之间形成所述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包括顺序串联的均衡段和冗余段,所述均衡段包括并联连接所述高压气源的受控调节输气管道,所述冗余段包括连接所述均衡段的并联设置的受控通断输气管道。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均衡段包括第一受控调节输气管道和第二受控调节输气管道,所述冗余段包括第一受控通断输气管道和第二受控通断输气管道,还包括:
第一减压阀,用于受控改变所述第一受控调节输气管道中第一减压阀阀后管路的高低压状态;
第一常开电磁阀,用于受控通断所述第一受控调节输气管道中第一减压阀阀后管路;
第一冗余电磁阀,用于受控通断所述第一受控通断输气管道;
第二减压阀,用于受控改变所述第二受控调节输气管道中第二减压阀阀后管路的高低压状态;
第二常开电磁阀,用于受控通断所述第二受控调节输气管道中第二减压阀阀后管路;
第二冗余电磁阀,用于受控通断所述第二受控通断输气管道;
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减压阀阀后管路的压力变化;
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二减压阀阀后管路的压力变化;
流量计,用于采集排气口的气体流量。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安全阀,用于形成所述均衡段和所述冗余段间衔接管路的受控通断;
第一排气电磁阀,用于在所述第一减压阀与所述第一常开电磁阀间的所述第一受控调节输气管道的歧路管道上控制歧路管道通断;
第二排气电磁阀,用于在所述第二减压阀与所述第二常开电磁阀间的所述第二受控调节输气管道的歧路管道上控制歧路管道通断。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置在各阀门的阀后管路上。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高压气源采用26~35MPa氦气源。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常开电磁阀选用常开式二位三通电磁阀,所述安全阀、所述冗余电磁阀和所述排气电磁阀采用两位两通电磁阀。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减压阀、所述常开电磁阀、所述冗余电磁阀、所述安全阀和所述排气电磁阀的控制结构可以包括电动调节结构或远程调节模块与阀控机械相配合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供气系统吹除气路控制方法,利用上述的发动机供气系统吹除气路形成以下控制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9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机组冷却风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LNG动力船燃气轮机低氮燃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