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架悬浇组合体系跨线施工用工件及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0654.5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金;李小刚;杨敏;吴建军;王博;鲜亮;武尚伟;郭雷刚;贺飞飞;王维斌;韩春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凹段 施工 组合体系 延伸段 跨线 模架 吊环 吊装 背离 纵横交错式 地面设置 公路工程 经济损失 施工工艺 梯形设置 需要位置 夹角为 加劲肋 凹段 长边 吊起 钝角 管制 延伸 运营 | ||
1.一种模架悬浇组合体系1. 一种模架悬浇组合体系跨线施工用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所述面板(1)包括呈梯形设置的下凹段(12)和设置在下凹段(12)两侧的呈L形的延伸段(11),所述下凹段(12)长边侧背离地面设置,两侧的所述延伸段(11)一端与下凹段(12)连接且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另一端沿背离下凹段(12)侧延伸,所述面板(1)上设置有多根呈纵横交错式分布的加劲肋(13),所述面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面板(1)吊起的吊环(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架悬浇组合体系跨线施工用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段(12)之间位于加劲肋(1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桁架(2),所述延伸段(11)与所述吊环(211)设置在支撑桁架(2)背离加劲肋(13)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架悬浇组合体系跨线施工用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11)的两端之间设置有支撑杆(111),所述支撑杆(111)与延伸段(11)之间呈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架悬浇组合体系跨线施工用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11)与下凹段(12)上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多根吊杆(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架悬浇组合体系跨线施工用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桁架(2)包括水平杆(21)、竖直杆(23)和倾斜杆(22),所述水平杆(21)的两端均与下凹段(12)的两侧壁连接,所述竖直杆(23)沿竖直方向一端与水平杆(21)连接、另一端下凹段(12)连接,所述倾斜杆(22)的一端与下凹段(12)连接、另一端与水平杆(21)或竖直杆(23)连接以形成直角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架悬浇组合体系跨线施工用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杆(21)和面板(1)上对应支撑杆(111)、竖直杆(23)和倾斜杆(22)均设置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两两相对设置,并与对应的支撑杆(111)、竖直杆(23)和倾斜杆(22)抵接。
7.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架悬浇组合体系跨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具有以下步骤:
S1:建造第一墩和位于第一墩一侧的第二墩,并分别在第一墩和第二墩的顶部建造0#混凝土块、1#混凝土块、2#混凝土块,同时位于第一墩与第二墩之间搭设钢管支架,并使到钢管支架位于既有线路的两侧;
S2:将面板(1)按需要拼接成多个节段;
S3:将面板(1)分节段吊装至钢管支架上方,然后将面板(1)与相邻节段的面板(1)焊接在一起;
S4:在第一墩顶部的小里程侧和第二墩顶部的大里程侧设置挂篮,同时安装吊架;
S5:利用吊架和挂篮吊装混凝土块的模板,于第一墩和第二墩的两侧对称浇筑同规格的混凝土块;
S6:重复S5,依次分节段浇筑悬浇梁段;
S7:当悬浇梁段进入至面板(1)内时,拆除原有混凝土模板系统;
S8:重复S5,继续依次分节段浇筑悬浇梁段;
S9:按悬浇梁合龙工艺施工合龙段,待合龙段预应力施工完成后,拆除挂篮和吊架。
8.基于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架悬浇组合体系跨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用预拉、预压或预顶措施抵抗不平衡荷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06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