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剪切系统、及自动剪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3835.3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顾伟龙;钱伟中;须炜栋;徐金;王瑞莲;金淑慧;李佳;陈希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佳冷冷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7/00;B23Q1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吴海燕 |
地址: | 201815 上海市嘉定区兴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剪切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剪切系统、及自动剪切方法,用于对待切产品进行剪切,所述自动剪切系统包括用于驱动待切产品直线运动的输送机构、布置在待切产品输送路径旁的剪切机构、以及控制输送机构和剪切机构动作的执行控制器,还包括处理器、启停开关、以及用于测量待切产品输送长度的长度测量传感仪,所述剪切机构具有动作反馈器,所述启停开关、长度测量传感仪、以及动作反馈器都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执行控制器相连。所述自动剪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自动剪切系统进行。本发明的自动剪切系统和自动剪切方法,可以实现整个剪切工作的自动化联动控制,减少人工操作,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保证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剪切系统、及自动剪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型钢生产线上,需要对型钢且行定尺剪切。目前常用的型钢生产上的生产机组,对精定尺型钢和非精定尺型钢采用不同的切割方式。对非精定尺型钢,生产机组对型钢待进行直线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快到定尺长度时,型钢输送减速,并在达到定尺长度时,剪切小车进行切割操作,当剪切完成后再由人工控制提高生产机组的输送线速度。对精定尺型钢,采用原始的升降定尺挡板的方式进行定尺剪切,当型钢接近定尺挡板时由人工控制降低型钢的输送线速度,当型钢低速碰撞到定尺挡板时把剪切小车顶离原位,确认型钢和定尺挡板没有间隙后,再由人工控制剪切小车进行剪切,当剪切完成后再由人工控制提高生产机组的输送线速度。由于整个剪切、以及型钢输送的减速和加速操作过程都由人工操作手动完成,效率特别低,有时还会误操作。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资效率高的自动剪切系统、及自动剪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剪切系统,用于对待切产品进行剪切,所述自动剪切系统包括用于驱动待切产品直线运动的输送机构、布置在待切产品输送路径旁的剪切机构、以及控制输送机构和剪切机构动作的执行控制器,还包括处理器、启停开关、以及用于测量待切产品输送长度的长度测量传感仪,所述剪切机构具有动作反馈器,所述启停开关、长度测量传感仪、以及动作反馈器都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执行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待切产品输送路径上的定尺挡板、以及驱动定尺挡板运动的复位机构,所述定尺挡板和剪切机构相固定、且定尺挡板位于剪切机构沿待切产品输送方向的前方,所述定尺挡板和剪切机构都可沿待切产品输送方向运动、以及垂直待切产品输送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布置在剪切机构的前方。
优选地,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剪切刀,所述剪切刀可靠近或者远离待切产品的输送路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的参数输入器,所述处理器为PLC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长度测量传感仪包括测长辊、以及安装在测长辊上且随测长辊同步转动的光电编码器,所述光电编码器与处理器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剪切方法,采用上述的自动剪切系统进行,所述自动剪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启停开关开启处理器和长度测量传感仪,所述处理器中预设有定尺长度以及减速长度;设置剪切机构位于初始位置,此时剪切机构处于未执行剪切动作的初始状态;将待切产品在输送机构上安放好、且待切产品端头与剪切机构相对齐;
S2、处理器向执行控制器发出启送信号,执行控制器控制输送机构开始对待切产品进行输送,待切产品以第一阶段速度向前运动,长度测量传感仪开始测量待切产品前进的长度、并将测量信号传送给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测量信号计算确定待切产品前进的实时长度;
S3、处理器判断实时长度与定尺长度的关系,当实时长度=定尺长度–减速长度时,处理器向执行控制器输出减速信号,执行控制器驱动输送机构减速,待切产品以第二阶段速度继续前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佳冷冷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佳冷冷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3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