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画像技术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5679.4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9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琦鹏;郑熠旻;薛永峰;叶郑赓;肖晖;曲鹏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39 | 分类号: | G06Q10/0639;G06Q50/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画像 技术 输电 线路 运行 状态 评估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画像技术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确定待评估的输电线路;
步骤S2:通过采集和统计电网系统中的数据,从中获取输电网各塔位段的基础信息;
步骤S3:根据所获取的输电线路各塔位段的基础信息,构建相应的输电线路画像;
步骤S4:构建输电线路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模型;
步骤S5:采用累计扣分法对输电线路的基础画像中的各个参量进行评分;
步骤S6:将步骤S5中的各参量的评分带入步骤S4中的模型中,获取单个塔位段的运行状态综合评分;
步骤S7:重复上述步骤S5与步骤S6,直到得到所有塔位段的综合评分,然后进行累加得到该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的整体评分;
步骤S4中,所述输电线路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模型如下:
式中,FN为第N个塔位段所对应的综合评分;xi分别代表九类缺陷中第i类缺陷所对应的评分,与之对应的k1i为各缺陷评分所对应的权重;Pt为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环境下的影响系数;kp为环境影响因子,由环境的恶劣程度所决定;kt为时段影响因子,由评价时线路所处时间段的带载情况所决定;vi分别代表六防情况所对应的评价分数,与之对应的k2i是各防害情况分数所对应的权重;六防情况为:防外力破坏、防污闪、防冰害、防风害、防雷害、防鸟害;所述九类缺陷为杆塔类缺陷、基础类缺陷、导线类缺陷、架空地线类缺陷、绝缘子类缺陷、金具类缺陷、接地类缺陷、拉线类缺陷以及通道类缺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画像技术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输电网各塔位段的基础信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评价时间段、输电线路设备的所处环境和输电线路设备状态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画像技术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累计扣分法具体为:令各指标的初始分数均为最高分10分,对于评价时间段数据来说,低带载情况下所对应的时间段的评分最高,根据带载程度的逐级递增,所扣除的分值也越大,所对应的评分也越低;对于输电线路所处环境来说,其最理想的正常工作的环境所对应的评分最高,根据环境的恶劣程度不断加深,其分值将逐渐降低;对于输电线路设备状态指标则根据9大类缺陷数据分别来进行评分,每一类缺陷数据均为独立的评分机制,若无缺陷,则评分最高,随着缺陷数量的增加,其扣除的分数越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56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