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抱闸力矩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6494.5 | 申请日: | 201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9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汪贇;陈锋;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城际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力矩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抱闸力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初始数值检测,确定在h时间内完成移动的最小制动力矩M2、以及下移时间h1;S2、空闲检测,当检测到电梯的使用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时,检测电梯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S3、抱闸力矩检测,保持抱闸抱紧,并以M2的制动力矩启动驱动电机,检测电梯下移N层的时间,若时间小于h1时,控制电梯进入故障状态。测量电梯在不同的制动力矩下启动,测定其在某一时间h内下移n层的最小制动力矩M2和时间h1,以次为基础,对后续使用一段时间的电梯进行检测,当在M2的制动力矩下电梯下移n层所需的时间小于h1时,即表示此时的抱闸力矩已经小于M1,存在使用风险,需要进入故障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抱闸力矩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的抱闸是让电梯在停止运行时保持静止状态的重要装置,而在实际使用中,特别是在使用无齿轮电机的电梯中,如果抱闸因为磨损而导致抱闸力矩不够,则可能导致电梯溜车冲顶而产生安全事故。国际GB7588-2003标准要求电梯维保公司必须定期检测电梯抱闸是否能可靠制动,但是实际操作中因检测方法较为繁琐而可能不会执行检测,因此,各种抱闸力矩检测装置和检测技术被设计出来用于为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虽然目前有一些公司研发出了能够简化检测方法的检测技术,但是现有的主要改进方式为通过实时的方式对抱闸力矩进行检测,如设定一定的检测时间,到达该时间后,即在抱闸的状态下启动电机,并不断增大电机的力矩,直至电机的转轴转动,在对此时的转轴力矩进行检测后,与设定的抱闸力矩范围值进行对比,当检测的力矩值小于设定抱闸力矩的最小值时,即表示抱闸力矩不够,需要对其进行调整。
上述的方式,虽然能够对检测方式进行简化,并且通过系统进行自动检测即可,但是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现有的电梯上并非都设置有力矩检测装置,因此,如果要采用上述的检测技术,必须对现有的电梯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并且还会增加电机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抱闸力矩检测方法,其可以在无需对电机结构进行改进的前提下,对抱闸力矩的检测方法进行简化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梯抱闸力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数值检测,根据抱闸力矩的范围值,将范围值中的M1作为抱闸力矩;然后保持抱闸抱紧,并分别以1.1倍~N倍的M1作为制动力矩启动驱动电机,同时分别检测不同制动力矩下电梯下移n层的时间,确定在h时间内完成移动的最小制动力矩M2、以及下移时间h1,其中,N>1.1,n为非零自然数;
S2、空闲检测,当检测到电梯的使用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时,检测电梯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否则继续检测直到电梯进入空闲状态,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S3、抱闸力矩检测,保持抱闸抱紧,并以M2的制动力矩启动驱动电机,检测电梯下移N层的时间,若时间大于h1时,电梯恢复正常运行,若时间小于h1时,控制电梯进入故障状态。
如此设置,只需要对抱闸力矩的初始值进行设定即可,此操作可以通过外接设备进行检测,在完成初始数值检测后,可以得知在设定的安全抱闸力矩内,电梯在不同的制动力矩下启动,测定其在某一时间h内下移n层的最小制动力矩M2、以及下移时间h1,然后以该制动力矩为基础,对后续使用一段时间的电梯进行检测即可,当在M2的制动力矩下电梯下移n层所需的时间小于h1时,即表示此时的抱闸力矩已经小于M1,存在使用风险,因此,需要进入故障处理。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S1步骤中,制动力矩每次增大的幅度相同,且不大于0.3M1。
如此设置,能够检测出较多的初始数据,同时能够避免由于制动力矩间差距过大,而导致出现电梯下移速度突然变得过大的情形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城际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城际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64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