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甘薯的高效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01482.7 申请日: 2019-04-06
公开(公告)号: CN110050657A 公开(公告)日: 2019-07-26
发明(设计)人: 张富仙;程林润;吴列洪;沈升法;余文慧;邵晓伟;徐建祥;卞晓波;舒佳宾;李诚永;任韵;张良;蒋梅巧;徐水林 申请(专利权)人: 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22/25 分类号: A01G22/25;A01C1/00;A01G2/10;C05G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240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甘薯 薯块 红黄壤旱地 高效栽培 土质疏松 紫砂土 光滑 质地 大量营养元素 有机营养肥 单株结薯 地块选择 发酵处理 苗床管理 品种选择 生态环境 微量元素 粗纤维 腐殖土 表皮 食味 薯形 圆整 猪粪 甘蔗 畸形 美观 生长 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小型甘薯的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地块选择:选择土质疏松、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的紫砂土、红黄壤早地或沙质地;

(2)品种选择:选用单株结薯3个以上、薯块大小均匀、薯形美观、表皮光滑、食味好、无粗纤维的品种;

(3)种薯处理:10月中旬~10月底、降霜以前晴天收获种薯,单薯重在100~250克、皮色鲜亮、无病虫斑、大小均匀、不畸形,收获后放置室内摊晾,并表面处理,11月底入贮藏窖保存;

所述表面处理方法为采用400-500lux光照强度的光对其表面照射,分三次照射,每次照射20min,每次照射间隔为15-25min;

(4)育苗:在2月上旬~3月上旬,选连续晴天时下种,避开连阴雨,采用标准钢制作长30米,宽6米,面积180平方的大棚,苗床为3垄,苗床净宽1~1.2米,在育苗前半个月开始覆盖大棚膜,育苗时土壤能轻松打散成细粒,无僵硬团块,并清除棚内杂草,苗床挖深20~30公分,铺10公分厩肥,上覆一层碎稻草,盖没厩肥,用水淋湿稻草,再覆盖5公分左右的土壤;选用步骤(3)的种薯以每平方10~20公斤下种,薯块平放,头尾相接,一行一行排放,行间距半个薯块以上,下种后覆土,以盖没薯块为宜,不可过厚,也不能露薯,喷禾耐斯除草剂,盖地膜,插上2米宽小拱棚竹杆,盖上2米幅宽地膜,随即封闭大棚;

(5)苗床管理:15天后进入大棚检查,20-22天种薯发芽,若出苗率小于50%不用揭膜,也不用通风,出苗率大于50%,拉除地膜,晴天上午9:00分段揭小拱棚膜,下午3:30盖好,不揭大棚膜,当苗高5~10公分时揭去拱棚膜,并薄施有机营养肥,然后撒施细肥泥,苗高1-1.3尺可揭大棚膜通风;当薯苗长20~25公分,有5~7张完整叶片时,可剪苗扦插于大田,每剪一次苗,浇水施肥一次,如需繁苗,当苗高15公分,展开叶3~5张即可繁苗,4~5天剪一次苗;

所述有机营养肥制备方法为:将猪粪粉碎,然后加入到腐殖土中,随后加水进行调配,搅拌转速为200-300r/min,搅拌20-30min后,再加入猪粪总量10-20%的蔗糖进行发酵5-10天,发酵温度为55-65℃,然后加入羟基乙酸纤维素进行调配,随后再加入去离子水、壳聚糖,搅拌20-30min,即可;

(6)大棚繁苗:5月1日前进行大棚繁苗,整地时以10公斤/亩施尿素,并与土壤混匀,可小垄单株也可大垄多株,株距5~6公分,小垄宽30~50公分,大垄行距10-12公分,插后浇透水,上覆小拱棚,晴天在小拱棚外再覆盖遮阳网4~5天,随后管理同苗床,苗高1尺可再次剪苗繁殖,但至少在土上留一叶,以后每隔10天可剪一次苗;

露地繁苗:5月份可露地繁苗,垄宽60~80公分,株距15~20公分,地膜覆盖,必要时前期覆盖8-12天的小拱棚,1个月后每株可采苗5株以上;

定植:看苗适期早插,4月10日后可盖地膜扦插,5月1日后可露地扦插,晴天进行深耕整地,采用窄垄单行栽培,垄距70-80公分,垄高20~25公分,作垄时,每亩用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条施于垄心,然后做直、做平垄面,山坡地可根据地形作成梯状,采用机械作垄,拖拉机横向耙一次后,竖向耙时一并作垄,2.3m作3垄,作垄后在扦插前亩用50%乙草胺乳油200~250倍液喷施垄面进行芽前封杀,喷药时土面应潮湿,抢晴整地抢雨扦插,分期分批完成,小型甘薯第一季于4月中旬至7月中扦插,第二季于7月中旬至8月底扦插,第二季如在晴天则选择傍晚扦插,且应浇水3天,并用稻草、秸秆、遮阳网覆盖,单垄扦插、株距15~20公分,确保扦插密度二季统一控制在4500~5500株/亩,宜斜插或水平插,入土3-4节;

(8)大田管理:扦插成活后查苗,发现缺苗立即进行补苗,扦插后18-22天在薯苗开始爬藤时进行1次中耕除草,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30~40公斤;病虫害防治选择无病种薯,育苗排种前用80%的“402”药剂2000倍液浸5分钟,扦插苗可用25%多菌灵1500倍液或50%托布津2000倍液浸10分钟;

(9)收获:以单薯重分三级:20~50克、50~100克、100~150克,50~100克最适宜收获,收获前需通过田间取样,连续挖10株,当商品率达到65%~70%时开始收获,收获过程要轻挖、轻装、轻运、轻卸,防止薯皮和薯块碰伤,避免与污染源接触;

(10)收后贮存:贮存场所温度宜保持在10℃~15℃,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0%,贮存场所应清洁卫生,做好防鼠、防毒工作,贮存时,应有保温措施,防止冻伤和挤压,并通风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14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