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甘薯的高效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01482.7 申请日: 2019-04-06
公开(公告)号: CN110050657A 公开(公告)日: 2019-07-26
发明(设计)人: 张富仙;程林润;吴列洪;沈升法;余文慧;邵晓伟;徐建祥;卞晓波;舒佳宾;李诚永;任韵;张良;蒋梅巧;徐水林 申请(专利权)人: 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22/25 分类号: A01G22/25;A01C1/00;A01G2/10;C05G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240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甘薯 薯块 红黄壤旱地 高效栽培 土质疏松 紫砂土 光滑 质地 大量营养元素 有机营养肥 单株结薯 地块选择 发酵处理 苗床管理 品种选择 生态环境 微量元素 粗纤维 腐殖土 表皮 食味 薯形 圆整 猪粪 甘蔗 畸形 美观 生长 污染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甘薯的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地块选择:选择土质疏松、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的紫砂土、红黄壤旱地或沙质地;品种选择:选用单株结薯3个以上、薯块大小均匀、薯形美观、表皮光滑、食味好、无粗纤维的品种。本发明选择土质疏松的紫砂土、红黄壤旱地或沙质地,可使薯块光滑圆整,减少畸形薯,提高小型甘薯品质,苗床管理中采用的有机营养肥通过猪粪与甘蔗、腐殖土经过发酵处理,含有的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能够促进薯块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甘薯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甘薯的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是我市传统的粮食、饲料作物之一,具有适应性广、高产稳产、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等特点。随着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甘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正在向高产高效经济作物方向发展,因此,对甘薯生产已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年来,我市从省农科院引进小型甘薯新品种,进行了小型甘薯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小型甘薯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个型小,每个20~150克,不仅易于蒸熟,而且顺应当前少量、多样化的饮食消费潮流,不仅适合居民家庭消费,也很适合宾馆饭店等餐饮业的消费需求。二是品质优,熟食粉、甜、香、糯,粗纤维少,食味好。三是效益高,因早上市、品质优,市场售价高,一般亩产优选商品薯1000公斤左右,亩产值4000元以上。小型甘薯生产已成为我市部分地区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途径。

现有小型甘薯在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率高、栽培成本高,产值、经济效益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甘薯的高效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甘薯的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地块选择:选择土质疏松、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的紫砂土、红黄壤旱地或沙质地;

(2)品种选择:选用单株结薯3个以上、薯块大小均匀、薯形美观、表皮光滑、食味好、无粗纤维的品种;

(3)种薯处理:10月中旬~10月底、降霜以前晴天收获种薯,单薯重在100~250克、皮色鲜亮、无病虫斑、大小均匀、不畸形,收获后放置室内摊晾,并表面处理,11月底入贮藏窖保存;

所述表面处理方法为采用400-500lux光照强度的光对其表面照射,分三次照射,每次照射20min,每次照射间隔为15-25min;

(4)育苗:在2月上旬~3月上旬,选连续晴天时下种,避开连阴雨,采用标准钢制作长30米,宽6米,面积180平方的大棚,苗床为3垄,苗床净宽1~1.2米,在育苗前半个月开始覆盖大棚膜,育苗时土壤能轻松打散成细粒,无僵硬团块,并清除棚内杂草,苗床挖深20~30公分,铺10公分厩肥,上覆一层碎稻草,盖没厩肥,用水淋湿稻草,再覆盖5公分左右的土壤;选用步骤(3)的种薯以每平方10~20公斤下种,薯块平放,头尾相接,一行一行排放,行间距半个薯块以上,下种后覆土,以盖没薯块为宜,不可过厚,也不能露薯,喷禾耐斯除草剂,盖地膜,插上2米宽小拱棚竹杆,盖上2米幅宽地膜,随即封闭大棚;

(5)苗床管理:15天后进入大棚检查,20-22天种薯发芽,若出苗率小于50%不用揭膜,也不用通风,出苗率大于50%,拉除地膜,晴天上午9:00分段揭小拱棚膜,下午3:30盖好,不揭大棚膜,当苗高5~10公分时揭去拱棚膜,并薄施有机营养肥,然后撒施细肥泥,苗高1-1.3尺可揭大棚膜通风;当薯苗长20~25公分,有5~7张完整叶片时,可剪苗扦插于大田,每剪一次苗,浇水施肥一次,如需繁苗,当苗高15公分,展开叶3~5张即可繁苗,4~5天剪一次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14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