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TM32跨单片机烧录程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4568.5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5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韩防;吴春波;安昕;张浠;方良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谱曼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1 | 分类号: | G06F8/61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唐敏珊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tm32 单片机 程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TM32跨单片机烧录程序的方法,通过bootloader的串口短接功能(让单片机的两个串口进行协议透传,使烧录设备绕过该单片机直接连到下一个单片机),当烧录设备和烧录目的单片机中间间隔1个或者多个单片机,短接中间的这些单片机,让烧录设备与要烧录的单片机达到直连的效果,然后烧录软件再把烧录文件通过串口下载到单片机的Flash中的指定地址处,实现跨单片机烧录;另外在往直连单片机烧录程序,可以是单片机上的任意一个串口,解除了只能从串口1烧录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领域单片机程序烧录的方法,尤其涉及的是一种STM32跨单片机烧录程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STM32单片机烧录的办法最常用的有三种:1.用MCUISP(网上很流行)软件通过串口1烧录。2.用STM官方软件通过串口1烧录;3.用仿真器下载程序。以上的方法都是直连的关系,即烧录设备直接连接到要烧录的目的单片机上,而且采用方法1或方法2通过串口烧录的话,官方文档明确写出只能通过串口1来进行烧录。而方法3用仿真器烧录需要专门的JTAG或者SWD接口,不能跨机烧录;上述无论是官方的软件还是网上流行的MCUISP都只能通过串口1来进行烧录,而且烧录的时候要用一个boot0脚辅助,也不能跨机烧录。
在一些产品中,内部不止一个单片机,每个单片机会有专门的程序来负责相应的功能;一旦程序更新可能要对产品里每个单片机的程序都要升级。某些产品会给用户预留一个串口与设备通信,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方法1或2更新与之相连的单片机程序(必须是串口1),若需要更新机器内的其他单片机程序必须要拆开机箱用电路板上预留的接口对其他单片机进行升级。如果在公共场合拆机会把机器内部结构暴露给用户,造成机密泄露;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TM32跨单片机烧录程序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STM32单片机烧录方法不能实现跨机烧录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STM32跨单片机烧录程序的方法,其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烧录设备通过串口与需要烧录的单片机直接连接(下称该单片机为直连单片机);
步骤S2:烧录设备读取需要烧录的文件,若文件读取成功,把烧录文件的数据加载到内存并执行步骤S3,若文件读取失败,执行步骤S8;
步骤S3:烧录设备控制直连单片机进入boot模式,若直连单片机进入boot模式成功,执行步骤S4,若直连单片机进入boot模式失败,执行步骤S8;
步骤S4:烧录设备对直连单片机进行连通性测试,若测试成功,执行步骤S5,若测试失败,执行步骤S8;
步骤S5:烧录设备向直连单片机写入一帧数据,若写入成功,执行步骤S6,若写入失败,执行步骤S8;
步骤S6:烧录设备判断需烧录的数据是否已经全部烧录完毕,是,执行步骤S7,否,执行步骤S5;
步骤S7:烧录成功;
步骤S8:退出烧录。
所述的STM32跨单片机烧录程序的方法,其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烧录设备通过串口与任一单片机相连(与烧录设备直接连接的单片机简称直连单片机);
步骤A2:烧录设备读取需要烧录的文件,若文件读取成功,把烧录文件的数据加载到内存并执行步骤A3,若文件读取失败,执行步骤A9;
步骤A3:烧录设备对要烧录的单片机(目的单片机)进行线路选择,若选择成功,烧录设备与目的单片机直连,此时目的单片机变成直连单片机,执行步骤A4,若选择失败,执行步骤A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谱曼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谱曼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4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