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氨法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5015.1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3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汪万新;张立武;邱章华;余火安;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B01D50/00;C01C1/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2407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铵后处理 吸收循环系统 一体化系统 法脱硫 工业氨 除尘 烟气系统 硫酸铵 烟气脱硫除尘 固体硫酸铵 硫酸铵浆液 脱硫塔顶部 超低排放 硫酸溶液 烟气净化 烟气排放 直排烟囱 加氨槽 排出泵 脱硫塔 氧化槽 排放 排出 脱硫 烟气 污染物 | ||
本发明涉及烟气净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工业氨法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包括烟气系统、吸收循环系统、硫酸铵后处理系统、氧化槽和加氨槽;烟气系统为吸收循环系统提供烟气;吸收循环系统将烟气脱硫除尘后通过脱硫塔顶部的直排烟囱排放,生成的硫酸铵浆液通过硫酸铵排出泵送至硫酸铵后处理系统;硫酸铵后处理系统将脱硫塔排出的硫酸溶液经过处理后得到固体硫酸铵产品。本发明工业氨法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脱硫后烟气排放指标达到超低排放要求,重要污染物均满足排放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氨法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2020年化工企业必须达到超低排放标准:NOx≤50Nmg/m3、SO2≤35Nmg/m3、粉尘≤10Nmg/m3,为此大部分公司采用氨法脱硫的方式进行烟气脱硫,虽然通过增加氨水及脱硫液循环量可以进一步提高脱硫效果,但由于氨水增加导致逃逸氨含量增加,并产生气溶胶,导致烟气拖尾较严重,粉尘在几台除尘器布袋更换后,由于烟气洗涤效果不好,且除雾效率低,导致烟气带液严重,经常存在“烟气下白雨”的现象,从而形成了很大的环保风险。另外在环保比对监测中,因为采用滤筒取样称重方法,经常测得烟气排放数据粉尘含量达到100mg/Nm3左右,对烟气达标排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现有的烟气脱硫产物硫酸铵溶液的处置方法为:送入氨碱蒸吸工段,在蒸吸预灰桶内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和硫酸钙,气氨经精制盐水吸收后变成氨盐水,然后送联碱系统制碱,硫酸钙送水采工段压滤注井。但由于为彻底消除“碱渣无法处理”的环保隐患,需要将氨碱装置停运,氨碱装置停运后,硫酸铵溶液将无法处理,热电锅炉烟气脱硫因此无法正常运行。且现有技术中,脱硫塔检修时,需停运对应锅炉,对生产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业氨法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脱硫除尘效率高,脱硫后烟气排放指标达到超低排放要求,重要污染物均满足排放指标,且能顺利回收硫酸铵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工业氨法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包括烟气系统、吸收循环系统、硫酸铵后处理系统、氧化槽和加氨槽;
所述烟气系统包括与锅炉连接的锅炉引风机,所述锅炉引风机与所述吸收循环系统相连,为所述吸收循环系统提供烟气;
所述吸收循环系统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通过升气帽自下而上分为浓缩循环区、SO2吸收循环区、水洗净化循环区和高效除雾区,所述浓缩循环区设有与所述烟气系统连接的烟道,所述SO2吸收循环区与所述加氨槽的入口相连,所述加氨槽出口与所述氧化槽的入口相连,所述氧化槽的出口与所述脱硫塔的浓缩循环区相连,所述浓缩循环区通过设在所述脱硫塔底部的硫酸铵排出泵与所述硫酸铵后处理系统相连,所述吸收循环系统将烟气脱硫除尘后通过所述脱硫塔顶部的直排烟囱排放,生成的硫酸铵浆液通过所述硫酸铵排出泵送至所述硫酸铵后处理系统,由于所述加氨槽和氧化槽均位于所述脱硫塔外部,吸收液和氧化液是彻底分开的,氧化液可保证99.5%以上的氧化率,而吸收液的氧化率可以进行合理控制,在保证脱硫效率的前提下,降低吸收液pH值,从源头上杜绝氨逃逸,吸收液的低氧化率可以保证在原烟气参数突然往上波动,加氨调节没及时跟上的情况下,出口排放参数不会突然升高,系统操作弹性大,运行稳定性好;
所述硫酸铵后处理系统将所述脱硫塔排出的硫酸溶液经过处理后得到固体硫酸铵产品。
优选地,所述SO2吸收循环区使用16%~20%氨水作为吸收剂,利用生成的离子铵(亚硫酸铵)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
优选地,烟气通过所述浓缩循环区降温至50~60℃,反应温度低,防止亚铵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除烟除味机
- 下一篇:废钢轧制油回收利用并制备脱硫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