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舱室空调分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5409.7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5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弢;司南;唐军;陈松龄;林昭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主分类号: | B63J2/04 | 分类号: | B63J2/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高振红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风 舱室 控制系统 后处理 中央控制系统 加压系统 空调分区 空调系统 温度调节 冷热媒 船用 回风 船用发电机组 新风 中央控制箱 热舒适度 温度分区 电负荷 混合舱 配置的 全船 加压 室内 | ||
1.一种船用舱室空调分区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箱(16)和中央控制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1)包括:
一用于接收从上甲板(19)引入的新风的新风回风混合舱(2),所述新风回风混合舱(2)同时接收从若干舱室(3)排入的回风,并对接收的所述新风和回风进行混合;
一用于接收从所述新风回风混合舱(2)排出混合风并对混合风进行一级温度调节的一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4);
一用于接收从所述一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4)排出的混合风并对所述混合风进行二级温度调节的二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5);以及
一用于接收从所述二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5)排出的混合风并对所述混合风后处理和加压的后处理和加压系统(6),经所述后处理和加压系统(6)处理后的所述混合风排入若干所述舱室(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舱室空调分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甲板(19)与所述新风回风混合舱(2)之间的新风管道内设有新风温度计(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舱室空调分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舱室(3)与所述新风回风混合舱(2)之间的回风管道内设有回风温度计(8)、回风温度传感器(9)以及回风湿度传感器(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舱室空调分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4)内设有一级流量调节阀(11);所述二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5)内设有二级流量调节阀(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舱室空调分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和加压系统(6)与若干所述舱室(3)之间的空调送风管道内设有送风温度传感器(14)和送风湿度传感器(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舱室空调分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4)内设有一级温控盘管(17);和所述二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5)内设有二级温控盘管(18),所述一级温控盘管(17)和二级温控盘管(18)用以通过冷热媒水调节所述混合风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舱室空调分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温控盘管(18)按分区分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区域,经所述一级温控盘管(17)预冷/预热后的混合风分别进入不同区域的所述二级温控盘管(18)内,在所述二级温控盘管(18)内根据所述区域内末端的温度反馈信号对所述混合风进行二次制冷/加热,以满足不同区域内的温度控制送风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舱室空调分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空调系统(18)内还设有防霜温度控制器(12)。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船用舱室空调分区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由新风回风混合舱(2)对自上甲板(19)排入的新风和从若干所述舱室(3)排入的回风进行混合得到混合风;
步骤2,经新风回风混合舱(2)处理后的所述混合风排入一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4)内进行一级温度调节;所述一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4)根据若干所述舱室(3)中的最小制冷量或最小供热量来确定温度调节程度;
步骤3,经一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4)温度调节后的混合风排入二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5)进行二级温度调节;所述二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5)根据各个所述舱室(3)具体温度来确定温度调节程度;
步骤4,经二级冷热媒水温控系统(5)温度调节后的混合风排入后处理和加压系统(6)内,经所述后处理和加压系统(6)进行后处理和加压处理后送入若干所述舱室(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未经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4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推进器电动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海洋核动力平台辅助蒸汽转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