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浸没式协同搅拌的高炉熔渣余热驱动气化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5880.6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5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段文军;李朝;吕潇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J3/72 | 分类号: | C10J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1016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没 协同 搅拌 高炉 余热 驱动 气化 反应 装置 | ||
1.一种浸没式协同搅拌的高炉熔渣余热驱动气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化炉,所述气化炉上部设置有入渣口和出气口,所述入渣口用于与高炉连通,以使所述高炉排出的熔渣通过入渣口流入所述气化炉,气化炉内的气化反应产生的合成气通过出气口排出;
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伸入所述气化炉内,并可插入所述气化炉内的熔渣中,用于向所述气化炉内的熔渣中输送气化原料;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伸入所述气化炉内,并可插入所述气化炉内的熔渣中,用于向所述气化炉内的熔渣中输送气化剂;
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所述气化炉内,用于搅拌所述气化炉内的熔渣;
搅拌机构包括杆体,该杆体为中空结构,杆体、第二管体和第一管体从外到内依次套接设置,且三者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分布;
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出口端位于同一平面并插入炉渣的下部;
所述杆体上设置有桨叶,所述桨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桨叶分多层交错设置于所述杆体的外部;
杆体与第二管体之间转动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协同搅拌的高炉熔渣余热驱动气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均由所述气化炉的顶端伸入所述气化炉内;
所述气化炉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喷嘴,所述喷嘴用于向所述气化炉内的熔渣表面输送所述气化剂;
所述喷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嘴沿所述气化炉的周向间隔排布;
所述喷嘴朝向所述气化炉的底部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协同搅拌的高炉熔渣余热驱动气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体套设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部,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环绕第一管体出口端的出气口,所述第二管体通过所述间隙向所述气化炉内的熔渣中输送所述气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浸没式协同搅拌的高炉熔渣余热驱动气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体的端部设置有端板,并且在端板上设置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协同搅拌的高炉熔渣余热驱动气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渣口处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伸入所述气化炉内,所述导流管相对于所述气化炉的底部水平设置或朝向所述气化炉的底部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协同搅拌的高炉熔渣余热驱动气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内的熔渣池的高度为所述气化炉高度的0.5-0.7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协同搅拌的高炉熔渣余热驱动气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储渣罐,所述储渣罐的出口与所述入渣口连通;
所述入渣口用于通过所述储渣罐与所述高炉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协同搅拌的高炉熔渣余热驱动气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浸没式协同搅拌的高炉熔渣余热驱动气化反应装置还包括气体收集器,所述气体收集器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协同搅拌的高炉熔渣余热驱动气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化炉具有出渣口,所述入渣口和出渣口处均设置有流量控制器;
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处均设置有气体流量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8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