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两个旋转电机的机动车辆的优化的牵引链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7828.4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5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Y.金;P.哈蒙;P.阿米罗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B60K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谭华 |
地址: | 法国克***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电机 机动车辆 牵引链 发电机模式 马达 减速器 飞轮 持久性地 联接装置 扭矩传递 制动阶段 差速器 再充电 插置 轮轴 联接 牵引 电池 关联 优化 恢复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牵引链(10),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链包括:
第一旋转电机(13.1),其与所述机动车辆的轮轴(11)的轮(12)持久性地联接,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3.1)用于以马达模式和发电机模式操作,特别是在再生制动阶段期间以发电机模式操作,用于给至少一个电池再充电,
第二旋转电机(13.2),其用于仅以马达模式操作,以确保机动车辆的牵引,
减速器(16),其插置在旋转电机(13.1、13.2)和机动车辆的差速器(17)之间,和
飞轮联接装置(24),其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3.2)相关联,以使得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3.2)能够将其扭矩传递到所述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链(10),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联接装置(24)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3.2)的轴和所述减速器(16)的输入轴之间,所述飞轮联接装置(24)集成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3.2)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链(10),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联接装置(24)集成在所述减速器(16)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链(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16)和飞轮装置(24)构造成使得飞轮装置(24)比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3.2)旋转得更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牵引链(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包括至少一个减速级(30、31),所述至少一个减速级运动学地布置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3.2)和机动车辆的所述差速器(17)之间,所述飞轮联接装置(24)运动学地布置在所述减速器(16)的该减速级(30、31)和所述差速器(1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链(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16)包括与第一电机(13.1)相关联的第一速度比R1和与第二电机(13.2)相关联的第二速度比(R2),第一比R1由所述减速器(16)的第一部分获得,该第一部分包括与第一电机(13.1)的输出轴联结的齿轮(27)和安装在中间轴(29)上的中间齿轮(28),第二比R2由所述减速器(16)的第二部分获得,该第二部分包括与第二电机(13.2)的输出轴联结的齿轮(30)和安装在所述中间轴(29)上的中间齿轮(31),所述中间轴(29)还承载与所述差速器(17)啮合的齿轮(33),所述飞轮联接装置(24)设置在中间齿轮(31)和与所述差速器(17)啮合的中间轴(29)的齿轮(3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牵引链(10),其特征在于,与第一电机(13.1)的输出轴联结的齿轮(27)与所述减速器(16)的第一部分的安装在所述中间轴(29)上的中间齿轮(28)啮合和/或与第二电机(13.2)的输出轴联结的齿轮(30)与所述减速器(16)的第二部分的安装在所述中间轴(29)上的中间齿轮(31)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链(10),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链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3.1)和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3.2)之间分配扭矩的扭矩分配函数(F)。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牵引链(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分配函数(F)利用效率映射(Cart_rend)在两个旋转电机(13.1、13.2)之间分配设定扭矩(Tcons),以便为旋转电机(13.1、13.2)获得最佳可行的操作效率。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牵引链(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分配函数(F)被集成在马达计算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牵引链(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分配函数(F)被集成在旋转电机(13.1、13.2)中的一个的主逆变器(14.1、14.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未经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8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