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3901.9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8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蓝青松;吴旭陵;姚建明;刘斐;王慧;严永华;金天柱;陈勇;陈霖强;董瑞谦;范永奇;徐涛;李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013 | 分类号: | F02B37/013;F02B29/04;F02B31/06;F02B37/16;F02B37/18;F02B67/06;F02B75/06;F02D41/00;F02D41/40;F02F7/00;F02M26/05;F02M26/06;F02M26/42;F02M35/1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004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级 增压 柴油发动机 | ||
1.一种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级增压部件,所述两级增压部件包括串联布置的高压涡轮增压器和低压涡轮增压器、涡端旁通阀以及压端旁通阀,所述涡端旁通阀布置在所述低压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的进气侧和排气侧之间,所述压端旁通阀布置在所述高压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的出气接头上;
还包括低压EGR管路和高压EGR管路,所述低压EGR管路的进气口连于所述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的废气后处理系统下游、排气口连于所述低压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上游,所述高压EGR管路的进气口连于所述高压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上游、排气口连于所述高压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下游;其中,所述的某部件的上游和下游均基于流经该部件的气流方向而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变涡流进气歧管,所述可变涡流进气歧管包括对应同一气缸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各所述第一气道内设有可变涡流控制阀;还包括一根控制轴,所述控制轴横穿过各所述第一气道和各所述第二气道,各所述可变涡流控制阀均连于所述控制轴,以随所述控制轴的转动而旋转启闭所述第一气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所述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最大喷射压力为2000bar、最小喷射间隔为0.2ms,每循环最高喷油次数为8次,并具有预喷、主喷和后喷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压气机的出口相连通的水冷中冷器、专用于给所述水冷中冷器散热的低温散热器,所述低温散热器与所述水冷中冷器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电子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级变量机油泵,并配置为:当转速v<1800rpm时,机油压力为1.8bar,当1800rpm≤v≤4000rpm时,机油压力为3.6bar。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联设置的缸体冷却管路和缸盖冷却管路,所述缸盖冷却管路上设有缸盖节温器,所述缸体冷却管路上设有缸体节温器,以实现缸盖和缸体的分离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的气门室罩盖和缸盖通过螺栓相连,所述螺栓的杆部外周套设有螺栓衬套,所述螺栓衬套的上端外周设有第一环状凸缘,所述螺栓衬套的外周套设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抵压在所述第一环状凸缘和气门室罩盖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的曲轴设置在气缸的下方偏左位置,所述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的两根平衡轴设置在缸体内部;其中,第一根平衡轴位于曲轴的左上方,且第一根平衡轴的驱动齿轮与设在曲轴后端的曲轴齿轮直接啮合;其中,第二根平衡轴位于曲轴的右上方,且第二根平衡轴的驱动齿轮通过涂覆有隔音涂层的惰齿轮与所述曲轴齿轮间接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的曲轴通过正时齿形皮带带动凸轮轴和燃油泵运转,还通过机油泵齿形皮带带动机油泵运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增压式柴油发动机的正时罩盖通过螺栓连接在缸体和缸盖的前侧,且所述正时罩盖与缸体和缸盖之间设置有隔振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39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