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概念船型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4532.5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9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君;周佳;王乐;陶尼斯;杨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1/00 | 分类号: | B63B1/00;B63H21/1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高振红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概念 船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概念船型,包括水下平台,水下平台的正上方设有水上平台,水下平台上端面垂直设有主梁,主梁的上端面与水上平台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水下平台上端面的两端设有设有若干下铰支座,水上平台下端面的两端设有若干上铰支座,水下平台通过若干辅梁连接若干下铰支座和若干上铰支座与水上平台连接;水上平台的下端面等间距设有若干上磁极,水下平台的上端面等间距设有若干下磁极,若干上磁极和若干下磁极的位置上下对应。本发明提供的新概念船型在航行时阻力小,航速高,符合某些特种船舶的特定需求,绿色无污染;且曲面变化规整,生产难度及周期大大降低,水线面面积非常小,对波浪作用非常不敏感,具有良好的耐波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概念船型。
背景技术
船舶作为水上交通以及作业的最主要方式,一直以来都朝着功能化,快速化以及大型化发展,传统形式的船舶存在着湿表面大,引起的湿表面阻力也大的特点,不仅对船舶主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此耗费的燃料也非常巨大,产生的污染也特别严重,航速在于陆地以及空中交通工具相比,仍然发展较慢,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概念船舶,高航速的船舶,以解决传统船舶的种种弊端。
传统形式的船舶基本上是主甲板与船体作为一个整体连接,根据船舶主尺度围成的水线面面积无法得到改善,特别是当船舶尺度越大,水线面面积越大,由此形成的湿表面阻力也越大,同时,由于大水线面造成的波浪敏感性也大大增加,在海况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受到波浪作用产生运动的幅度较大;另外一方面,传统形式的船舶在航速上已经基本达到极限,然而随着航运业的发展,高效的运输方式逐渐取代低效的运输方式,因此在航速上有所突破也是目前新船型的一种发展趋势。
因此,针对现有船舶结构水线面面积越大,形成的湿表面阻力较大、大水线面造成的波浪敏感性较高,在恶劣的环境中受到波浪作用产生运动的幅度较大、航速已经基本达到极限等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船舶结构波浪敏感性较高,受到波浪作用产生运动的幅度较大、航速已经基本达到极限等问题,提供了新概念船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新概念船型,包括水下平台,所述水下平台的正上方设有水上平台,所述水下平台上端面垂直设有主梁,所述主梁的上端面与所述水上平台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水下平台上端面的两端设有若干下铰支座,所述水上平台下端面的两端设有若干上铰支座,所述下铰支座通过辅梁与所述上铰支座连接;所述水上平台的下端面等间距设有若干上磁极,所述水下平台的上端面等间距设有若干下磁极,若干所述上磁极和若干所述下磁极的位置上下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水上平台的上端面设有驾驶室和若干生活舱室。
进一步地,所述驾驶室设于所述水上平台上端面的船首处,若干所述生活舱室从左至右等间距设于所述水上平台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水上平台和水下平台内部从左至右等间距设有若干磁感应线圈,若干所述磁感应线圈套设在若干所述上磁极和若干所述下磁极上,若干所述上磁极和若干所述下磁极均不与所述磁感应线圈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水下平台尾部设有若干推进器。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推进器的数量为1-3个,若干所述推进器为喷水推进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下平台内设有船舶发电机,所述主梁内部设有通电电缆,所述通电电缆的一端与所述船舶发电机连接,所述通电电缆的另一端为所述水上平台上的所述驾驶室和若干所述生活舱室连接供电。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上铰支座和若干所述下铰支座在垂直方向上自由移动,若干所述上铰支座和若干所述下铰支座在水平方向上无法移动。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辅梁的数量为2-8个,若干所述上磁极和若干所述下磁极的数量均为4-1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4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力驱动车辆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橙汁运输船货罐进货舱吊装工艺及限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