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光源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3173.X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2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冲;郭康贤;李钊英;林秋凤;李婷婷;涂梅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木林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6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王善娜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导电层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导电基 底电极 电连接 顶电极 电性连接 环设 基板 覆盖 光源 遮挡 制作 | ||
1.一种LED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基底,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环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周围并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
LED晶片组,包括至少一个LED晶片,每一所述LED晶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底电极、外延结构和顶电极;所述LED晶片组由所述第二电极环绕,各所述底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以及
透明导电层,覆盖于所述LED晶片组上,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上部与各所述顶电极接触,所述透明导电层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为氧化铟锡、氧化铝锌、氧化铟镓锌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LED晶片组在所述导电基底上的投影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还包括设于所述LED晶片组的侧面和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的台阶胶;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LED晶片的底部边缘间隔,所述台阶胶的底部在所述基板上延伸至所述第二电极的内侧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晶片组包括多个呈至少一行或至少一列排布的LED晶片,且相邻两个所述LED晶片上相互靠近的侧面相接触。
6.一种LED光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环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周围并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得到导电基底;
制作多个LED晶片,每一所述LED晶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底电极、外延结构和顶电极;
将所述LED晶片转移至所述导电基底上,并使所述第二电极环绕至少一个LED晶片,且各所述底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以及
在所述LED晶片上形成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上部与各所述顶电极接触,所述透明导电层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光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为氧化铟锡、氧化铝锌、氧化铟镓锌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方式制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光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透明导电层之前,还包括在所述LED晶片的侧面形成台阶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光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LED晶片的底部边缘间隔,所述台阶胶的底部在所述基板上延伸至所述第二电极的内侧面。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LED光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电极环设多个所述LED晶片,多个所述LED晶片呈至少一行或至少一列排布,且相邻两个所述LED晶片上相互靠近的侧面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木林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木林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31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利用超小型发光二极管电极组件的发光二极管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