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J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4168.0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9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郑伟;张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G06F17/16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周晓艳;吴婷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base sub | ||
1.一种考虑J2项影响的导弹自由段弹道偏差解析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J2项引力矢量的分解以及自由段弹道偏差解析预报模型推导;
J2项引力矢量的分解得到不同坐标轴方向上的摄动力如表达式8):
式中:δar、δaβ和δaz分别表示J2项引力矢量在轨道柱坐标系中r轴、β轴和z轴方向上的分量;r为地球半径;
sr=-3K,sβ=K,sz=K;
μ为地球引力常数,ae为地球赤道平均半径;
pi为常系数,i取0,1,2,3,4,具体如下:
为P点的纬度,σ为侧向角,αA为A点在极点坐标系中的经度,f0表示A点处的真近点角,即初始真近点角;
q1和q2如下:
自由段弹道偏差解析预报模型推导具体是:
根据状态空间摄动理论,导弹自由飞行段弹道偏差的积分求解表示式为表达式9):
式中:Δvr(f)、Δvβ(f)和Δvz(f)分别为弹道状态偏差速度矢量在轨道柱坐标系中沿r轴、β轴和z方向的分量;Δr(f)和Δz(f)分别为弹道状态偏差位置矢量在轨道柱坐标系中沿r轴和z方向的分量;Δt(f)为实际飞行时间与标准二体弹道飞行时间之差;h为二体弹道平面对应的动量矩矢量的模;表示真近点角为ξ时对应的标准二体弹道地心距,即p表示二体弹道的半通径,e表示二体弹道的偏心率;
μ为地球引力常数;
将表达式8)代入表达式9),并积分即得每一项偏差的完整解析表达式10)-15):
式中:
表示真近点角为f时对应的标准二体弹道地心距,即p表示二体弹道的半通径,e表示二体弹道的偏心率;
Λi,j如表1所示:
表1 函数Λi,j的表达式统计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J2项影响的导弹自由段弹道偏差解析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J2项引力矢量的分解,具体是:
令U2表示地球J2项引力势,在地球惯性系中J2项引力势为表达式1):
其中:μ为地球引力常数,ae为地球赤道平均半径,J为常数且r为地球半径,为地球纬度;
根据球面三角学将表达式1)的自变量由地心纬度转换为真近点角f;取N为天球坐标系的北天极,大圆弧AB*为由导弹关机点参数确定的标准二体弹道在球面上的投影,曲线AB表示导弹受摄运动轨迹在球面上的投影,直线OP垂直于平面OAB*,αA、Δf分别为平面POC与POA的二面角和平面POA与POB*的二面角,分别为A点的纬度和P点的纬度,λA和λP分别为A点和P点的经度,则有:
在球面三角形ANP中,得表达式2)-4):
其中:γ为关机点A对应的方位角,αA为A点在新极点坐标系中的经度;
在球面三角形BPN中,得表达式5):
式中:σ为侧向角;f0表示A点处的真近点角,即初始真近点角;f表示弹上任意时刻对应的真近点角,这里P即表示任意点;
将表达式5)带入表达式1),即得到J2项引力势关于真近点角的函数为表达式6):
分别求U2(f)关于r、f、σ的偏导数,即得到J2项引力矢量在轨道柱坐标系中的表达式为表达式7):
基于二体标准弹道进行计算,此时σ=0,表达式7)中的如下系数退化为零,即
将不同坐标轴方向上的摄动力统一用表达式8)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41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