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存储异常检测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4812.4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3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童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29/56 | 分类号: | G11C29/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崔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存储 异常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异常检测方法与装置,涉及硬盘检测领域。当任意两次得到的第二反馈数据均有数位发生翻转时,依据所述任意两次读出的第二反馈数据发生翻转的数位的位置生成数据存储异常检测结果,容易精确地检测出不良品,在后期无需耗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异常测试、定位和维修,节省了大量的经济成本,并且测试结果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盘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存储异常检测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通常情况下,固态硬盘制作完成后,会进行高温RDT以及BIT老化等测试,以检测固态硬盘的盘片的焊接导致信号质量异常的情况。
在传统技术中,通常通过制盘后的X射线检查固态硬盘是否有虚焊,对于固态硬盘的比较隐蔽的位置发生异常时,这种粗糙的筛选方式是无法检测出不良品,以致在后期还会耗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异常测试、定位和维修,需要耗费大量的经济成本,并且测试结果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存储异常检测方法与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异常检测方法,应用于主控芯片,方法包括:
在根据获得的第一反馈数据确定延时参数均不可用时,将预先获得的第二测试数据写入存储器;
连续读第二测试数据至少两次,得到至少两个第二反馈数据;
当任意两次得到的第二反馈数据均有数位发生翻转时,依据任意两次读出的第二反馈数据发生翻转的数位的位置生成数据存储异常检测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异常检测装置,应用于主控芯片,装置包括:
数据写入单元,用于在根据获得的第一反馈数据确定延时参数均不可用时,将预先获得的第二测试数据写入存储器;
数据读出单元,用于连续读第二测试数据至少两次,得到至少两个第二反馈数据;
结果生成单元,用于当任意两次得到的第二反馈数据均有数位发生翻转时,依据两次读出的第二反馈数据发生翻转的数位的位置生成数据存储异常检测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态硬盘,所述固态硬盘包括有主控芯片与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由所述主控芯片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主控芯片可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被读取并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数据存储异常检测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存储异常检测方法与装置,当任意两次得到的第二反馈数据均有数位发生翻转时,依据所述任意两次读出的第二反馈数据发生翻转的数位的位置生成数据存储异常检测结果,容易精确地检测出不良品,在后期无需耗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异常测试、定位和维修,节省了大量的经济成本,并且测试结果可靠性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4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RAM建立保持时间测试电路
- 下一篇:用于车载自动调平装置的调平机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