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薄紫外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6625.X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0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曾昭烩;陈志涛;李祈昕;刘晓燕;曾巧玉;左秉鑫;李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奇松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衬底 制备 紫外发光器件 去除 绝缘层 器件制作过程 物料利用率 半导体层 衬底键合 衬底去除 出光效率 概率降低 支撑结构 可回收 连接层 阻挡层 键合 裂片 制作 平整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薄紫外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第一衬底上制备形成半导体层、P型金属层以及阻挡层,并制作形成N型电极和绝缘层,进而通过连接层与第二衬底键合连接。第二衬底可作为后续制作的支撑结构,方便进行第一衬底的去除等工艺,在将第二衬底去除后,可以得到厚度较薄的紫外发光器件。器件制作过程中通过键合第二衬底,使去除第一衬底后的器件具有一定厚度,器件出现裂片和蜷曲的概率降低,可以得到完整、平整的器件。同时,第二衬底可回收利用,提升物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制备得到的器件厚度较薄,增大了器件的出光角度,提高了出光效率,增加了发光光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薄紫外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研发的不断深入,LED技术创新与应用领域不断扩展,LED市场也越来越宽广。紫外LED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在紫外LED市场应用中,近紫外LED占有最大市场份额,高达90%。近紫外LED因其寿命长、能耗小、无污染等的优点,是目前替代汞激发紫外光源的理想固态光源,市场前景看好。
目前,紫外LED芯片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现阶段紫外LED芯片整体厚度比较厚,存在发光角度窄,发光强度不高等问题,在制备较薄的紫外LED器件过程中,器件容易出现裂片和蜷曲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薄紫外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解决器件制备过程中出现的裂片和蜷曲等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薄紫外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衬底;
在所述第一衬底一侧制作半导体层,所述半导体层包括依次制作的U型氮化物半导体层、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多量子阱层以及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
在所述半导体层背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制作P型金属层;
基于所述P型金属层制作阻挡层将所述P型金属层的表面和侧面覆盖,以包覆所述P型金属层;
基于所述半导体层制作形成将所述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暴露的接触孔;
在所述接触孔中制作与所述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连接的N型电极;
制作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阻挡层、N型电极以及所述N型电极与所述半导体层之间的间隙;
去除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N型电极表面的部分,形成暴露所述N型电极的电极孔;
基于所述绝缘层和电极孔制作与所述N型电极连接的连接层;
基于所述连接层键合连接第二衬底;
去除所述第一衬底;
制作用于形成多个芯片单元的划片槽,并制作用于形成P型电极的P型电极区域;
对所述U型氮化物半导体层的表面进行粗化;
在所述P型电极区域中制作与所述P型金属层连接的P型电极;
去除所述第二衬底,并基于所述划片槽分割形成多个芯片单元,完成所述超薄紫外发光器件的制备。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连接层键合连接第二衬底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连接层的表面和所述第二衬底的表面分别涂覆粘合剂;
在键合条件下,将所述连接层和所述第二衬底键合连接,其中,键合温度为100℃-200℃,键合连接固化时间为5-15min,键合力度为3-10KN。
进一步地,制作用于形成P型电极的P型电极区域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6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外延P层生长方法
- 下一篇:紫外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