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翅果油树组织防褐化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8094.8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7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帆;史玮;张吉傲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艾默农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0 | 分类号: | C12N5/00;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16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翅果 组织 防褐化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翅果油树组织防褐化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初代培养基、芽诱导培养基和根诱导培养基。本发明通过优化培养基的各种组分,调节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特别是添加并调节培养基中Vc的含量,大大降低了愈伤组织、无菌苗和翅果油树苗的褐化率,使培养基更加有利于翅果油树组织的存活,发芽以及生根,生根苗生根率高、出根快,根系发达,小苗木质化好,移栽成活率高。本发明配方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织培养与林木植物快繁脱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翅果油树组织防褐化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试管苗技术即无菌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基与细胞全能性原理可以将已处于分化终端或正在分化的植物组织脱分化,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在愈伤组织上形成新的丛生芽。即在人为创造的无菌条件下将生活的离体器官(如根、茎、叶、茎段、原生质体)、组织或细胞置于培养基内,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培养以获得细胞、组织或个体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改良作物、繁殖植物、合成化合物等多个方面,其生产方法独特,且都是在人工无菌操作和近气温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培养和工厂化生产,因此组织培养技术对食物资源的保质、保纯和反季节生产有着特殊作用,在农产品工厂化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翅果油树(拉丁学名:Elaeagnus mollis Diels.)是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直立乔木或灌木。其主要分布于山西南部的低山和丘陵区以及陕西秦岭北麓的户县,是经第四世纪冰川作用后残存下来的古生物植物。全球翅果油树的天然林只存活于山西乡宁县等小部分地区,是稀有植物。
翅果油树有两种繁殖方式:其一为种子繁殖,但种子发芽率较低,未经任何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为5.93%,发芽后能正常发育成籽苗的仅为1.69%。经过沙积处理的种子的发芽率为45.76%,但发芽后能正常发育成苗的也仅为11.02%。其二是通过植株根蘖苗繁殖,但根蘖苗自生根能力差,繁殖系数低,而且通过这种营养繁殖方法长成的苗木病害严重。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尤其用种子苗为材料进行快速繁殖生产的翅果油树苗木具有无病毒、无菌,且繁殖系数高等优点。但在翅果油树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褐变是导致培养失败的主要原因。
翅果油树组织培养过程中,常常发生培养细胞褐变现象。褐变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现象,一般认为是由于多酚氧化酶(PPO)作用于天然底物酚类物质而引起的。组织中的酚类物质氧化后产生棕褐色的醌类物质,这类物质可以抑制细胞中其它酶的活性,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严重时可导致组织的死亡([3]ZHAN G M X(张妙霞),KON G X S H(孔祥生),GUO X P(郭秀璞),et a l.S tudies on the methods to prevent explant frombrowning in tis sue culture of Diospyros kaki[J].Acta Agriculture UniversityHenanensis(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32(1):87-91(in Chinese).)。
因此,解决翅果油培养细胞褐变是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申请号为201610780875.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翅果油树定芽增殖与植株再生方法,该方法根据翅果油树腋芽处易萌发新芽的特点,采用成熟翅果油树种子无菌萌发获得实生苗,剪取带有腋芽或顶芽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促进腋芽萌发、伸长,获得具有一定木质化程度的健壮新枝,从而实现增殖的目的,然后经生根培养实现植株再生。但是这种培养基并没有有效解决组织细胞的褐变问题,且生根率偏低,最大生根率为36.7%。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防止褐化的、成本低廉、快速简便的培养基以提高翅果油树的培养成功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翅果油树试管苗的建立过程和特点,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褐化的、成本低廉,简便快速的适用于翅果油树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翅果油树的芽存活率、试管苗不定芽增殖系数、愈伤组织、生根率以及平均根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艾默农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艾默农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80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