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马来酸全细胞催化合成L-天冬氨酸的菌株与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28535.4 申请日: 2019-04-23
公开(公告)号: CN110004102A 公开(公告)日: 2019-07-12
发明(设计)人: 马江锋;储乐乐;方艳;信丰学;董维亮;章文明;陈可泉;姜岷;欧阳平凯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1 分类号: C12N1/21;C12N15/70;C12N15/90;C12N15/54;C12N15/52;C12N15/60;C12N15/61;C12P13/20;C12R1/19
代理公司: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代理人: 徐蓓
地址: 211816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马来酸 菌株 全细胞催化 编码基因 天冬氨酸 合成 突变 合成酶编码基因 氨基琥珀酸 基因工程菌 酶编码基因 柠檬酸合酶 天冬氨酸酶 保藏 表达质粒 菌株分类 顺反异构 原料催化 重组质粒 出发菌 构建 敲除 酸酶 催化 生产成本 克隆 基因 转化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马来酸全细胞催化合成L‑天冬氨酸的菌株与方法,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Escherichia coliΔfumABCΔgltAΔargG/pMA,其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9171,构建过程包括敲除出发菌中富马酸酶编码基因、柠檬酸合酶编码基因和精氨基琥珀酸合成酶编码基因,同时将天冬氨酸酶编码基因突变N217K‑T233R‑V367G和马来酸顺反异构酶编码基因突变G8A‑G179A,将两者克隆到表达质粒上构成重组质粒,并转化至之前敲除了基因的菌株中,得到目的菌株。利用该基因工程菌全细胞催化合成L‑天冬氨酸的方法,实现了以马来酸为原料催化合成L‑天冬氨酸的路线,降低了生产成本、高效催化,具有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及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利用马来酸全细胞催化合成L-天冬氨酸的菌株与方法。

背景技术

L-天冬氨酸在医药、食品和化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医药方面,是氨基酸制剂的主要成分;在化工方面,可以作为制造合成树脂的原料,大量用于合成环保材料聚天门冬氨酸;尤其在食品工业方面,L-天门冬氨酸是一种良好的营养增补剂,也是糖代用品阿斯巴甜的主要生产原料。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L-天冬氨酸主要以富马酸为原料,采用生物酶法合成,以马来酸为原料的研究比较少。而马来酸相对于富马酸,价格更便宜,资源更丰富,也更容易获得。生物酶法具有反应温和、转化率高、三废易处理等优点,是L-天冬氨酸最佳的生产方式。因此,以马来酸为底物生物催化生产L-天冬氨酸具有很大意义。本发明基于此对天冬氨酸酶aspA和马来酸顺反异构酶maiA进行分子水平优化,构建了一株利用马来酸催化合成L-天冬氨酸的基因工程菌,还公布了该基因工程菌全细胞催化合成L-天冬氨酸的方法,实现了以马来酸为原料催化合成L-天冬氨酸的路线,降低了生产成本、高效催化,具有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株利用马来酸全细胞催化合成L-天冬氨酸的菌株,其分类命名为Escherichia coli△fumABC△gltA△argG/pMA,其保藏号为CCTCCNO:M 2019171。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敲除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521出发菌株富马酸酶编码基因fumABC、柠檬酸合酶编码基因gltA和精氨基琥珀酸合成酶编码基因argG,同时将来源大肠杆菌的天冬氨酸酶编码基因aspA-N217K-T233R-V367G和来源Variibacter gotjawalensis的马来酸顺反异构酶A编码基因maiA-G8A-G179A克隆到表达质粒上构成重组质粒,并将其转化至敲除了fumABC、gltA和argG基因的大肠杆菌出发菌株,得到所述基因工程菌,所述出发菌株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18521,所述fum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fumB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fumC基因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aspA基因突变N217K-T233R-V367G后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maiA基因序列来源Variibacter gotjawalensis突变G8A-G179A后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glt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所述argG基因序列如SEQ IDNO:7所示,基因的敲除采用通用的CRISPR/Cas9技术。具体构建及选育方法如下:

(1)以SEQ ID NO:8和SEQ ID NO: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为引物,质粒pTarget F为模板,PCR扩增得到线性片段1;

(2)以SEQ ID NO:8和SEQ ID NO:10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为引物,重复步骤(1)得到线性片段2;以SEQ ID NO:8和SEQ ID NO:1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为引物,重复步骤(1)得到线性片段3;以SEQ ID NO:8和SEQ ID NO:1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为引物,重复步骤(1)得到线性片段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85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