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枢套管自动套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9044.1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1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军;聂鹏;纪俐;张芷铭;李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利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H02K15/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尚云飞 |
地址: | 11013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枢 套管 自动 套装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电枢套管自动套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自动化设备设计技术领域。所述电枢套管自动套装系统,包括控制箱柜,所述控制箱柜设置有电枢安装平台、套管传送机构、PLC控制器和显示屏,电枢安装平台的上方设置有电枢,用于带动所述电枢移动,套管传送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套管支撑轮、套管轨道、橡胶滚筒、自动切管刀和自动送管装置,显示屏用于控制电枢套管自动套装系统的工作,电枢安装平台、橡胶滚筒、自动切管刀、自动送管装置和显示屏均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枢套管自动套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实现电枢绝缘套管的自动裁剪和套装,生产效率高、套装效果好、生产成本低,能够广泛应用于发电机和电动机自动化生产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枢套管自动套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工业上起动机电枢的生产安装中,电枢套管是电枢生产的重要部分,在传统的电枢套管工艺上多由人工手动操作、耗时耗力,成本花费较高,人工调整管长精度不够,影响整体生产效果,无法实现生产的自动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枢套管工艺由人工操作、耗时耗力、生产效率低、套装效果差、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枢套管自动套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实现电枢绝缘套管的自动裁剪和套装,生产效率高、套装效果好、生产成本低,能够广泛应用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生产领域,是生产电枢自动化生产环节的关键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枢套管自动套装系统,包括控制箱柜,所述控制箱柜设置有电枢安装平台、套管传送机构、PLC控制器和显示屏;
所述电枢安装平台的上方设置有电枢,所述电枢安装平台用于带动所述电枢移动;
所述套管传送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套管支撑轮、套管轨道、橡胶滚筒、自动切管刀和自动送管装置,所述套管支撑轮设置在控制箱柜的上方,使套管绕过套管支撑轮进入套管轨道,所述套管轨道竖直设置,所述橡胶滚筒设置在套管轨道的下端,所述橡胶滚筒滚动带动套管向下移动,所述自动切管刀用于切断套管,所述自动送管装置将被切断的套管套在所述电枢的铜条上;
所述显示屏用于控制电枢套管自动套装系统的工作;
所述电枢安装平台、橡胶滚筒、自动切管刀、自动送管装置和显示屏均与PLC控制器连接。
所述自动送管装置包括固定管和移动送管,所述移动送管内设有凸起,所述移动送管设置在所述固定管内,所述移动送管上下移动将套管套在电枢的铜条上。
所述电枢安装平台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升降平台、移动平台和旋转平台,所述电枢位于所述旋转平台的上方,且所述电枢位于自动送管装置的下方。
所述橡胶滚筒的下方设置有对应设置的光电传感器和光电接收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和光电接收器均与PLC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套管是否沿着套管轨道向下移动。
所述套管支撑轮的下方设置有无管报警器,所述无管报警器与PLC控制器连接。
所述套管支撑轮通过连杆机构与控制箱柜活动连接。
所述套管轨道的前端设有多个固定横板。
所述控制箱柜上还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急停旋钮、启动按钮和总开关,所述总开关与电源连接,所述启动按钮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急停旋钮分别电枢安装平台、橡胶滚筒、自动切管刀和自动送管装置连接。
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控制箱柜的上方,所述控制箱柜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控制箱柜的下部两侧均安装有把手。
上述一种电枢套管自动套装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利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利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9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