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麻醉深度智能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9750.6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8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梵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45;A61B5/00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陈燕 |
地址: | 211313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 智能监测装置 呼吸监测传感器 血氧传感器 脉搏特征 脉搏信号 心率 脉搏传感器接口 温度传感器接口 血压传感器接口 信号处理电路 信号分析模块 中央处理装置 脉搏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血压传感器 低压数据 电源接口 分析模块 监测系统 身体参数 使用信号 温度测试 血压信号 存储器 启动键 整合 显示屏 把手 医护 测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麻醉深度智能监测装置,利用医用麻醉深度智能监测装置包括中央处理装置、脉搏传感器接口、血压传感器接口、温度传感器接口、心率血氧传感器接口、呼吸监测传感器接口、显示屏、启动键、把手、存储器、麻醉监测系统电源接口、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心率血氧传感器、呼吸监测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以及信号分析模块对患者进行麻醉前后的身体参数进行测试,该系统能够提供精确的温度测试,而且,通过使用信号分析模块将脉搏信号和血压信号整合为脉搏特征量,即根据患者的高压数据、低压数据以及脉搏信号求得的脉搏特征量对于医护人员更具参考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麻醉深度智能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据临床统计,大约只有60%的病人能够享受到完全优质的麻醉服务,约14%的患者被过度麻醉,16%的患者麻醉过浅,10%的患者处于时浅时深。
麻醉过浅,病人可能对手术有记忆甚至感到疼痛,严重的还会引起精神或睡眠障碍,术中可能引发的“恐怖回忆”成为术后生活的又一痛苦;而麻醉过深,可能造成神经后遗症,术后长时间可能有不适感,甚至危及生命。
镇静麻醉过深,药物过量会引起呼吸变慢,至呼吸停止,大脑缺氧,大脑长期缺氧,引起病人心脏停止,造成病人死亡。麻醉过浅,引起术中知晓,病人可能对手术有记忆甚至感到疼痛,严重的还会引起精神或睡眠障碍,术中可能引发的“恐怖回忆”成为术后生活的又一痛苦;术中知晓也即在全麻下手术过程中发生意识的恢复。在这种状况下,患者可存在意识,可听见周围环境的声音,但是无法控制肢体的任何运动,包括例如睁眼、咳嗽。有报道其发生率为0.1-0.2%。按照这个比例来算,美国每年有两千万人接受全麻手术,将有两万至四万人发生术中知晓。这个数目足以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国内也有类似关于术中知晓的调查及分析,颅内肿瘤手术知晓率为1%,非心脏非脑科手术知晓率2%,心脏手术知晓率高达6%。
术中知晓的不良影响:术中知晓可以给因手术而实施麻醉的患者带来近期乃至长期的不良影响。包括:噩梦,失眠,恐惧,幻觉重现,创伤性精神紧张性障碍,有的患者甚至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有些可能发展为创伤后精神紊乱综合征,且持续时间比较长,需要给与药物治疗或心理疏导。
为了降低麻醉用药过浅或过深的发生率,就需要监测麻醉深度。全身麻醉深度监测主要目的是:确定麻醉深度,探测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同时避免术中知晓,避免病人术后有记忆,同时减小麻醉药物用量,缩短复苏过程,提高麻醉安全,必须进行麻醉深度的监测,目前通过脑电监测指数来监测麻醉深度是最广泛采用方式。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麻醉监测装置的监测项目较为固定,不能根据手术需要更换监测项目,而且,通过脑电监测指数来监测麻醉深度,由于电脑体积较大,且不便于携带,因此,不便于医护人员实时查看麻醉过程中患者的身体参数,再者,患者在麻醉后的体温信息是麻醉监测的重要参数,但是,现有的麻醉监测装置对温度监测的精度不高,不能使医护人员准确知晓麻醉过程中患者的体温信息。
对此,亟需提供一种医用麻醉深度智能监测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麻醉深度智能监测装置,利用医用麻醉深度智能监测装置包括中央处理装置、脉搏传感器接口、血压传感器接口、温度传感器接口、心率血氧传感器接口、呼吸监测传感器接口、显示屏、启动键、把手、存储器、麻醉监测系统电源接口、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心率血氧传感器、呼吸监测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以及信号分析模块对患者进行麻醉前后的身体参数进行测试,该系统不仅能够提供精确的温度测试,而且采用传感器接口与传感器连接的方式,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根据需要及时更换不同的监测传感器,最后,该系统集成度高,便于携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电脑监测麻醉过程中患者身体参数的不足之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梵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梵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9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痛分娩智能监护与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岗前状态智能检测评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