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离合器电动汽车三挡自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9958.8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6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奇;周建军;王孝震;汪金成;王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32 | 分类号: | F16H3/32;F16H37/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离合器 电动汽车 自动变速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离合器电动汽车三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三挡变速器由主体传动系统,三离合器系统、制动系统和差速器构成,通过蜗轮蜗杆传动,锥齿轮传动,以及双联齿轮连接,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比调节范围大的优点;制动部分采用三离合器与齿轮内外嵌套式结构,通过交替制动实现挡位的转换;另外,所述驻车制动部分采用蜗轮蜗杆反转自锁实现,能够以较小的扭矩实现车辆的锁止。本发明具有3个前进挡,1个驻车档和1个空挡,同时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换挡方式简单,对现有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参考,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驱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离合器电动汽车三挡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和推广,新能源汽车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电动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有的电动汽车普遍存在动力不足,承载能力低,噪音大,选换挡性能差等问题,不但影响了电动汽车的驾乘效果,而且使得现有电动汽车存在耗电量大,变速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专利CN105546073A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级行星排两挡变速器的电驱动系统,第一行星排太阳轮,其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第一行星排行星齿轮为双联齿轮,其固定连接第一行星排行星架;第二太阳轮双联齿轮,其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啮合;第二行星排内齿圈与驱动系统壳体固定连接;第二行星排行星架作为输出轴。
专利CN106195194A公开方案为:行星排太阳轮同时与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啮合,第一行星排内齿圈固定在壳体上;离合器设置在第一行星排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排内齿圈之间,通过控制离合器的闭合实现行星架的转动或固定;第二行星排行星架与差速器壳啮合,输出动力。
专利CN103953698A方案以辛普森式复合行星排为中心,输入轴与前、后太阳轮固联,前排行星架通过第二制动器与壳体选择性连接,前排行星架和后排齿圈通过第三互连构件与第一制动器固定相连;后排齿圈通过第二互连构件与输出轴固定相连,通过控制制动器的开闭,实现挡位的调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电动汽车单一变速器的能耗高、自动变速器中的高低档传动比相差较大,换挡困难等等问题,本发明基于轮系传动特点,从实际工况考虑,设计出高中低挡搭配合理的一种基于三离合器电动汽车三挡自动变速器,为现有电动汽车变速器的有益补充。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三离合器电动汽车三挡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三挡变速器由主体传动系统、制动系统、三离合器系统和差速器构成;所述主体传动系统由蜗轮蜗杆传动组、定轴齿轮传动组、锥齿轮传动组成;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组由蜗杆、蜗轮构成,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蜗杆的第一转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联;所述定轴齿轮传动组由双联左齿轮、第一减速大齿轮、双联右齿轮、第二减速大齿轮构成;所述双联左齿轮与所述第一减速大齿轮啮合,所述双联右齿轮与所述第二减速大齿轮啮合;所述锥齿轮传动由增速主动锥齿轮、增速从动锥齿轮构成;所述增速主动锥齿轮与所述增速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蜗轮与所述增速主动锥齿轮固联,所述蜗杆、所述双联左齿轮、所述双联右齿轮都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联;所述制动系统由所述蜗杆、所述蜗轮、所述增速主动锥齿轮、所述增速从动锥齿轮、第二转动轴、第三离合器、减速主动锥齿轮、减速从动锥齿轮、行星架构成;所述第三离合器C3外圈与所述减速主动锥齿轮固联,所述第三离合器内圈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固联;所述减速主动锥齿轮与所述减速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减速从动锥齿轮与所述行星架固联;所述三离合器系统由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构成;所述第一离合器内圈与所述第二减速大齿轮固联,所述第二离合器内圈与第一减速大齿轮固联,所述第三离合器内圈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增速从动锥齿轮固联;所述第一离合器外圈、所述第二离合器外圈、所述第三离合器外圈与所述减速主动锥齿轮固联。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9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润滑油自动补给的变速箱
- 下一篇:醋酸酯纤维素干燥过程中摆动下料的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