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计算和AI智能的有轨电车云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0198.2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2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达明;刘三明;李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众维轨道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平台 云计算 服务器 三层网络结构 服务器集群 存储空间 调度中心 共享资源 集中管理 计算效率 软件服务 数据机房 网络连接 信息孤岛 移动办公 应用软件 运营安全 智能 服务层 物理层 应用层 资源池 远端 办公 部署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和AI智能的有轨电车云平台,在有轨电车调度中心数据机房搭建云平台,将服务器集群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在服务器上部署和安装云平台应用软件,云平台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服务器构成资源池上,使各服务器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实现云平台集中管理,共享资源,打破信息孤岛,该云平台包括物理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三层网络结构,通过云平台云计算技术提升有轨电车系统的计算效率;通过云平台WEB服务实现有轨电车远端办公、移动办公;通过云平台AI分析技术提升有轨电车运营安全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轨电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和AI智能的有轨电车云平台。
背景技术
有轨电车的系统通常按专业划分可以为行车调度系统、通信系统、电力监控系统、超级电容监视系统、信息显示系统、安防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售检票系统等多个系统;不同系统涉及不同厂家和不同标准,各系统需独立设计和建设,各系统独立运行,互不干扰,系统集成就是将多个系统融合在一个系统中,与各系统建立专用通信接口,采用统一的软件管理;各系统的主要功能都在一个系统中,方便管理和维护,系统间实现信息交互,功能完整性好。但是也有很多弊端:
(1)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各专业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运行,互不干扰,跨系统间的交互通过统一的集成平台方式完成,交互数据受限于前期建设规划和考虑,存在信息孤岛现象,难于适应后期运维变化;
(2)资源利用率低,有轨电车系统的大量数据和计算业务主要集中在集成系统的服务器上,对集成平台的服务器硬件性能要求高,对于一些超出单台设备运行能力规模的计算业务束手无策,大部分其他系统的服务器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3)共享低,服务端与客户端、跨系统之间、跨区域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低,共享程度局限于前期建设考虑范围的基础上,对于后期运维需求变化,系统适应性差,常常涉及增加扩容费用和工作量;
(4)安全水平不全面,目前有轨电车系统在系统运行安全方面的保障,采用设置冗余主备用服务器和存储阵列,冗余AB网的方式来保障系统和设备的可靠,这样的做法前期建设成本较高甚至造成成本翻倍,因为如此,常常出于前期建设投入费用的考虑和迫切开通的需求,而采取优先投入运营,运营中逐步完善的做法,导致整体的安全水平不全面,同时也造成了目前有轨电车运营升级改造成本较高的现象;
(5)AI程度低,传统的智能系统很多数据仍依赖于人工花费大量时间去录入和调试,系统本身缺少创新能力和自动学习的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该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和AI智能的有轨电车云平台,在有轨电车调度中心数据机房搭建云平台,将服务器集群通过网络连接起来,通过云计算模块将有轨电车的各个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逻辑处理,并通过软件其转化为文字图像信息给用户操作访问;并且采用AI智能模块能对各个系统进行分析优化、挖掘海量数据价值,预测和判断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该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和AI智能的有轨电车云平台,包括物理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三层网络结构,所述物理层包括计算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用以对数据库进行处理,为服务层提供数据业务;所述服务层包括云计算模块、AI智能模块和WEB服务模块,用以对物理层提供的数据业务进行逻辑处理,并传输给应用层;所述应用层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的业务应用,用以调用服务层提供的数据业务逻辑,将其转化为文字图像信息给用户操作访问。
作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云计算和AI智能的有轨电车云平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云计算模块以大数据支撑和虚拟化技术为支撑,将有轨电车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集中起来;所述动态数据包括有轨电车的实时监测数据、控制指令和运行状态;所述静态数据包括GIS系统和BIM系统提供的数据,包括有轨电车车辆、车站、轨道、轨旁的所有建筑和管线、设备的空间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众维轨道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众维轨道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01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交通用自动开闭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元器件加工用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