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微合金化低成本Q355B钢板的冶炼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1789.1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9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娥;杨治争;周元贵;马家艳;洪霞;洪梦庆;王俊霖;韩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4;C21C7/00;C21C7/06;C21C7/06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低成本 q355b 钢板 冶炼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微合金化低成本Q355B钢板的冶炼生产方法,包括:1)原料要求:选择低硫低磷铁水。2)转炉冶炼:采用双渣法冶炼工艺深脱磷。3)出钢:冶炼终点避免任何点吹操作,出钢过程中加入硅锰合金进行脱氧,出钢后钢水罐内渣厚≤40mm。4)氩站处理:钢水到氩站后,保持氩气底吹;立即喂入铝线,铝线喂入结束后,钢水Als含量在0.020~0.040%之间,保持氩气软吹2~3min,期间完成合金微调,然后立即喂入钛硅钙复合包芯线;5)连铸执行全程保护浇注,保证Als损失≤0.003%。本发明通过钛微合金化,降低了Q355B生产成本,提高钢水纯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材的冶炼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钛微合金化低成本Q355B钢板的冶炼生产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Q355B是对标欧盟S355钢号而从Q345B升级而来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牌号,执行标准GB/T 1591-2018,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矿山机械、钢管等领域,因此也是国内各大钢铁企业普遍批量生产的钢种之一。国标中对于Q355B钢的部分元素重量含量进行了具体的限定,其中C含量不大于0.24%,Si不大于0.55%,Mn不大于1.6%,P不大于0.035%,S不大于0.035%,Cr不大于0.3%,Ni不大于0.3%,Cu不大于0.4%,N不大于0.012%。
无论是升级前的Q345B钢,还是2019年2月起开始执行的新国标Q355B钢,在设计时基本均采用C-Mn为基础的成分体系。Mn在钢种以固溶强化为主,较高的锰含量一方面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钢中易生成MnS类夹杂物,造成冷弯开裂等缺陷,影响应用性能。钛是钢中重要的微合金化元素之一,通常情况下,钛元素在钢中存在可以显著细化晶粒,其碳氮化物或氮化物的析出强化作用,可明显提高钢材的强度。一般来讲,析出强化要比固溶强化效果更好,达到同等强化效果的锰和钛含量级别基本相差1个数量级或者更大,但二者价格相差在2~3倍左右,因此,采用钛元素微合金化,充分利用其强化作用,会大大降低向钢水中添加的合金总含量,特别是锰的含量,从而降低系列结构钢的合金化成本。
目前,国内各大钢铁企业一般采用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工艺冶炼生产Q355B钢板,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基本完成锰、硅等的合金化,在LF精炼工序实现钢水温度调整、合金微调以及纯净度调节,之后进行浇注,还有少部分企业还需通过RH脱气进一步优化钢水质量,以对应生产有较高探伤要求的该类产品。
为了降低Q355B系列钢的合金化成本,国内一些企业在原Q345B生产过程中以钛微合金化替代锰合金为目标进行了一些尝试:天铁冶金集团基于铁水预处理→180t复吹转炉冶炼→LF精炼→连铸流程进行了钛微合金化降锰的生产实践,成品Ti含量在0.05~0.11%的范围内,可实现Mn含量降低0.8%,成品性能保持稳定,降成本效果明显;德龙钢铁采用较为简化的复吹转炉冶炼→氩站钛微合金化→连铸的冶金流程生产Q345B钢,省去了LF精炼环节,为了保证钛的收得率,在出钢过程中加入2kg/t钢左右的铝镁钙脱氧,之后进行钛微合金化,并采用大气量底吹的模式混匀钢水,促进夹杂物上浮,最终实现钛含量0.03~0.045%条件下,锰含量降低0.8%,也有较为可观的成本优化效果。鄂钢在Q345B钢板生产过程中也进行了钛微合金化,同样基于简化后的氩站微合金化操作,优化后的工艺包括出钢完成后喂入铝线脱氧,喂入钛铁线进行合金化,之后喂入硅钙线以防止连铸水口堵塞,该套工艺也实现了以0.03~0.05%的钛替代0.5%的锰,成品性能稳定,成本也得以有效降低。还有安阳钢铁、普阳钢铁也有钛微合金化代锰的实践,钛微合金化的Q355B钢轧制过程与常规成分体系基本相似,因此,相对而言,冶金过程是决定性环节。
钛微合金化降低锰合金含量生产Q355B的现有实践虽然可实现合金化成本的降低,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如果采用转炉冶炼—LF精炼—连铸的工艺流程实现钛微合金化,由于LF工序的成本消耗是可观的,则成本降低的效果并不明显。
2)冶炼终点钢水温度过高,钢水氧化性过强,脱磷效果不佳,也不利于氩站后脱氧效率及合金收得率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17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