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高架组成的城市新型交通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5350.6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金林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丁彦峰;贺亚明 |
地址: | 35114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交通 主干道 出行 出行方式 传统的 空气污染 纵横交错 上车 城市发展 平行 架设 停车 小区 节约 创建 交通 安全 | ||
1.一种由高架组成的城市新型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新型交通结构包括多条纵横交错的主干道(1)和架设于所述主干道(1)上方的四层高架(2),相邻平行的主干道(1)之间的距离为500-2000m,主干道(1)之间间隔出小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高架组成的城市新型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相交错的高架(2)之间上下间隔设置,每条高架(2)包括道路(21)、人行道(22)和非机动车道(23),所述人行道(22)和非机动车道(23)各自为两条,且分别设置于道路(21)的两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高架组成的城市新型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道(1)与第一层的高架(2)交叉位置通过第一上坡坡道(41)和第一下坡坡道(51)上下相连,所述第一上坡坡道(41)中间开设有第一缺口(61)以实现右转,第一层的高架(2)对角位置通过第一隔离墙(71)相隔离;
所述第一层的高架(2)与第二层的高架(2)交叉位置通过第二上坡坡道(42)和第二下坡坡道(52)上下相连,所述第二上坡坡道(42)中间开设有第二缺口(62)以实现右转,第二层的高架(2)对角位置通过第二隔离墙(72)相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高架组成的城市新型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层的高架(2)和第四层的高架(2)中各自安装有一对双向轻轨轨道(8),第三层的高架(2)和第四层的高架(2)中两边各自安装多条平行电梯(9),所述第三层的高架(2)和第四层的高架(2)各自通过支路(10)连接相邻第三层的高架(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由高架组成的城市新型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新型交通结构还包括间隔于所述双向轻轨轨道(8)上设置的多个轻轨站台(11),相邻轻轨站台(11)的距离为500-2000m,在高架(2)地面上间隔200m设置有连接第一层的高架(2)或第二层的高架(2)的直立电梯(12),所述第三层的高架(2)和第四层的高架(2)间隔300m设置有连接第一层的高架(2)或第二层的高架(2)的楼梯和上下电梯(13),所述第一层的高架(2)层顶安装有用于过马路的过梯(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由高架组成的城市新型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相交错的高架(2)的四个角上安装楼梯和上下电梯(13)以连接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高架(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高架组成的城市新型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3)中建造有住宅、医院、学校、商店、公司、工厂和机关,所述小区(3)中建造有三层高架(2),小区(3)的高架(2)与主干道(1)上的高架(2)之间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由高架组成的城市新型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道(1)和小区(3)设置有停车场(1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由高架组成的城市新型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轻轨轨道(8)下方垫有减震胶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高架组成的城市新型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2)顶部安装与市电联网的太阳能发电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金林,未经吴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53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星型”双曲全逆行畅通立交桥
- 下一篇:用于乡村道路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