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防控石斑鱼神经坏死病的转基因微藻、饲料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6218.7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邓晓东;费小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3 | 分类号: | C12N1/13;C07K14/08;C12N15/40;C12N15/79;A23K50/80;A23K10/16;C12R1/8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张新蕊 |
地址: | 571101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达载体 坏死病 石斑鱼 外壳蛋白基因 石斑鱼幼鱼 转基因微藻 神经 功能蛋白质 环境友好 商业应用 遗传转化 鱼类病毒 饲料 可食用 同源性 抗原 病死 微藻 喂食 衣藻 藻株 转化 喂养 刺激 基因 治疗 预防 应用 | ||
1.一种防治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转基因微藻,所述转基因微藻由含有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石斑鱼幼鱼可食用的微藻制成,其中,所述外壳蛋白基因为下列核苷酸序列之一:
1)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序列;
2)与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DNA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含有接受载体和所述外壳蛋白基因,所述接受载体为pCAMBIA1302,所述外壳蛋白基因位于pCAMBIA1302载体的NcoⅠ和SpeⅠ两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之间。
3.一种防治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转基因微藻,其特征在于,其由含有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石斑鱼幼鱼可食用的微藻制成,其中,所述外壳蛋白基因为下列核苷酸序列之一:
1)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序列;
2)与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DNA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基因微藻,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含有接受载体和所述外壳蛋白基因,所述接受载体为pCAMBIA1302,所述外壳蛋白基因位于pCAMBIA1302载体的NcoⅠ和SpeⅠ两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之间。
5.一种防治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外壳蛋白基因,所述外壳蛋白基因为下列核苷酸序列之一:
1)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序列;
2)与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DNA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含有接受载体和所述外壳蛋白基因,所述接受载体为pCAMBIA1302,所述外壳蛋白基因位于pCAMBIA1302载体的NcoⅠ和SpeⅠ两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饲料、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转基因微藻、或者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表达载体在制备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制品中的应用。
8.外壳蛋白基因在制备防治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制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外壳蛋白基因为下列核苷酸序列之一:
1)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序列;
2)与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DNA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含有所述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石斑鱼幼鱼可食用的微藻,制成石斑鱼幼鱼饵料。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含有接受载体和所述外壳蛋白基因,所述接受载体为pCAMBIA1302,所述外壳蛋白基因位于pCAMBIA1302载体的NcoⅠ和SpeⅠ两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62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