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输尿管导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9642.7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5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万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邦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02 | 分类号: | B29C41/02;C08G63/60;C08G6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刘俊玲 |
地址: | 211505 江苏省南京市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输尿管 导管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解输尿管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多元羧酸和多元醇为原料,以总羧基和总羟基的摩尔比0.5‑1.5的比例,在120~160℃下缩聚反应,在产物运动粘度不高于9000mPa·s时停止反应,得到预聚体材料;将预聚体材料覆于棒状材料表面,然后在110~140℃下静置进行体相交联反应10~24hr,材料表面完成固化;除去棒状材料得到弹性体管状物;将所述弹性体管状物两端分别卷曲固定后在110~140℃下继续静置反应至少24hr,得到“双J”形状弹性管;在所得“双J”形状弹性管管壁上开孔,得到输尿管导管。本发明的方法易塑形、导管塑形后形状记忆时间长;而且制得的导管柔韧、表面亲水、摩擦系数低,可在1‑3个月内持续逐步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可降解输尿管导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输尿管上接肾盂,下连膀胱,是尿液从肾脏分泌后进入膀胱的唯一途径。输尿管的堵塞会导致尿液返流,严重时会出现尿毒症等致命的症状。当输尿管出现堵塞或可能堵塞时,临床上采用置入“双J”结构导管的方式来保持尿路的畅通。现有的输尿管导管仍然使用不可降解的材料,利用特殊涂层防止粘连,但是体内有效时间短,然而该导管置入时间较长,在体内滞留后,经常遇到粘连,难以拔除,强行拔除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损害输尿导管组织。
已经有技术在尝试开发可降解输尿管导管。专利CN103041454A公开了一种用聚(丙交酯-co-己内酯)(PL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材料制备输尿管支架的方法,PLC通过控制共聚单体的比例调整材料的弹性,引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降低支架的摩擦系数和加快降解速度。但是引入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为颗粒,在体内先于PLC溶出,剩余PLC降解时崩塌产生碎片仍有堵塞输尿管的可能。并且此方法获得的输尿管支架为直管,仍有在体内滑动脱出的可能。
专利CN103028417B利用PGA和PLGA纤维丝编织成输尿管支架,利用两者材料的降解时间不同实现支架降解的时序控制,同时也提供了制备末端环状结构的方法,但没有提及支架材料的柔韧性和摩擦性能。
专利CN109069702A公开了利用海藻酸盐/明胶做为输尿管支架主要组成材料,用可降解聚酯以涂覆的形式增强支架强度以及引入抗癌药物,尤其优选PCL,会让支架表面较硬且摩擦系数大。
依据前面讨论,具有柔韧、表面亲水、摩擦系数低、逐步降解、降解时间1-2个月、至少一端带有环状结构的输尿管导管应该是较理想选择。
多元酸和多元醇缩聚可制备体相交联聚合物,进一步制得的输尿管导管柔韧、表面亲水、摩擦系数低,可在1-3个月内持续逐步降解,而且通过调节缩聚条件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缩聚产物,既可以是热固性硬质材料,也可以是弹性体。但此类体相交联材料不同于热塑性线性聚合物,一旦交联固化,塑形将变得困难。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采用该类体相交联材料制备输尿管导管的方法,使该类聚酯材料能够生产出适合临床应用的理想的输尿管导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最重要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解输尿管导管的制备方法易塑形、塑形后形状记忆时间长;制得的导管柔韧、表面亲水、摩擦系数低,可在1-3个月内持续逐步降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首先,提供一种可降解输尿管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多元羧酸和多元醇为原料,以总羧基和总羟基的摩尔比0.5-1.5的比例,在120~160℃下缩聚反应,在产物运动粘度不高于9000mPa·s时停止反应,得到预聚体材料;
2)将1)所得预聚体材料覆于棒状材料表面,然后在110~140℃下静置进行体相交联反应10~24hr,材料表面完成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邦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邦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96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C封装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翘曲导光膜的生产设备